很多中老年人会经常性的头晕、眩晕,认为这是正常的老年病,其实,这可能是耳石症。
什么是耳石症?耳石症,临床称之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内耳的椭圆囊和球囊上有囊斑,表面上有一层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这就是耳石。耳石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体感受直线加速度。
耳石症是怎样发生的呢?
目前,耳石症的发病因素仍不明确,它可能是一种孤立的特发症状,也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因素引发而来。病因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特发性称之为耳石病,另一类为继发性,继发于梅尼埃病、突聋、病*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偏头疼、头部外伤、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及颈性眩晕等。
耳石症的临床特征
1、多发于中年人,女性略多。
2、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
3、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如果眩晕持续超过3分钟基本不用考虑耳石症了),可伴恶心及呕吐,一般无听力障碍和耳鸣。
耳石症的第一次发病多是凌晨或者早晨9点之前,临床起来上厕所或是早晨起床时发病。
耳石症的发病原理:在内耳的前庭器里,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比如炎症、外伤、供血不足等)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会在内耳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脱落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的眩晕。
所以“耳石症”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头位的变动而出现剧烈眩晕,比如低头、抬头、弯腰、躺下、坐起及在床上躺着的时候左右翻身,这些动作都可能诱发头晕,而直立位活动却不怎么受影响。同时因为前庭迷走反射的原因,头晕会引起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继发的表现,并不是这些内脏器官同时得病了。
耳石症的治疗手法是什么?
目前,针对耳石症的治疗,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一般情况下,一次治疗只需半小时左右,便可使耳石复位,不用吃药、打针,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是治疗耳石症的首选方法。通过手法复位使患者变换体位,让耳石重新进入椭圆囊中,使眩晕症状消除,耳石症便得以治愈。
复位后注意事项:
1、需静坐半小时以上
2、三天内尽量避免平躺
3、避免剧烈运动
4、保证睡眠质量,多休息
以前对“耳石症”的认识不普及,很多“耳石症”都被误诊为“美尼尔病”、“颈椎病”和“脑供血不全”。引起头晕的病症很多,而“耳石症”才是引起头晕的第一位疾病。以后大家再遇到这种严重的眩晕,首先要想到第一嫌疑犯——是不是“耳石症”,同时要及时到头晕门诊就诊。
医生介绍:
李希平:主任医师,医院、医院。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工作20年。
擅长领域: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治,人工耳蜗植入,耳畸形矫治,突发性耳聋,眩晕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