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护千祥追日去,猪拥万福驾云来。”今年阴历为“猪年”,在十二生肖中配属“亥”。猪又名乌金、黑面郎、黑爷,是中国历法里面十二生肖中排行最后的一位。关于猪怎样当上了生肖,民间还有一个神话传说。
//////////
据传,古时有个员外,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只是膝下无子。谁知年近花甲之时,却得了一子。合家欢喜,亲朋共贺,员外更是大摆宴席,庆祝后继有人。宴庆之时,一位相士来到孩子面前,见这孩子宽额大脸,耳阔有轮,天庭饱满,又白又胖,便断言这孩子必是大福大贵之人。
这肥胖子福里生、福里长,自小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习文武,不修农事,只是花天酒地,游手好闲,认为命相已定,福贵无比,不必辛苦操劳。哪知这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产典卖,家仆四散。这胖小子仍然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最后终于饿死在房中。
这胖小子死后阴*不散,到阴曹地府的阎王那里告状,说自己天生富贵之相,不能如此惨淡而亡。阎王将这阴*带到天上玉帝面前,请玉帝公断。玉帝召来人间灶神,问及这位一脸富贵相的人怎么会饿死房中,灶神便将这胖小子不思学业、不务农事、坐吃山空、挥霍荒淫的行为一一禀告。玉帝一听大怒,令差官听旨,要胖小子听候发落。玉帝道:“你命相虽好,却懒惰成性,今罚你为猪,去吃粗糠。”这段时间恰逢天宫在挑选属相,这天宫差官把“吃粗糠”听成了“当属相”。当即把这胖小子带下人间。从此,胖小子成为一猪,既吃粗糠,又当上了生肖。
//////////
在浩瀚的中药材品种里,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是以“猪”打头命名的中药。
猪苓猪苓又名豨苓、猳(jiā)猪屎,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曰∶“其块黑似猪屎,故以名之。”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呈块状或不规则形状,表面为棕黑色或黑褐色,有许多凸凹不平的瘤状突起及皱纹。内面近白色或淡*色,寄生于桦树、枫树、柳树等树的腐朽根上,我国分布较广,大部分地区有产。
猪苓春秋二季采挖。野生猪苓呈不规则块状,药农们常根据其形状和大小分为“猪屎苓”和“鸡屎苓”。猪屎苓的特点是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有椭圆形的像土豆,或长形的略扁而弯曲,或分枝样像生姜。它们集聚在一起生长,称之为一“窝”或一“坑”。每窝少者几千克,多者可达40公斤以上。鸡屎苓块小,分布均匀,大小基本相等,每窝少者0.25公斤以下,最多也不超过5公斤。野生猪苓多生于茂密的森林地下,除了产生子实体的短暂时间之外,多数情况下没有地上部分作为标志,因而给野外采挖带来了一定困难。
关于采挖猪苓还有一段神话传说:从前有个挖猪苓的药农,他一连几天上山挖药,但一无所获,可是他不失望,依然天天上山。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位花白胡子的老者给他指了路,说在某某山上有一块石板,只要抬起石板,下面就是一个猪苓窝子,要多少就能取多少。第二天,他照例上山,可直到太阳落山,他还是没挖到猪苓。这时,他感到饥饿难耐,便顺势坐在路边一棵枫树下吃点干粮。忽然,他听到旁边石板下有动静,便想起了昨晚的梦,下面是不是猪苓窝子?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抬起了石板,结果发现下面真是一大窝猪苓,他采挖了一大筐。这天,他终于满载而归。猪苓可食可药,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采挖大的猪苓除去泥污,晒干,切片即可入药,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已有多年的药用历史,其性平,味甘淡,入脾、肾、膀胱经。据测定,含有麦角甾醇、生物素、糖类、蛋白质。菌核含麦角甾醇、生物素(维生素H)、猪苓聚糖和粗蛋白等成分,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凡水湿潴留,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尿急,尿频,尿道痛,口渴,饮水则吐,受暑水泻,*疸、带下等病症。《药品化义》载:“猪苓味淡,淡主于参,入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疗*疸。独此为最捷。”古《小品方》治妊娠子淋、《杨氏产乳方》治通身肿满、《子母秘录》治妊娠足肿,皆单用一味猪苓为末,热水调服。再如四苓散、五苓散、猪苓散皆用猪苓,治水肿有殊功。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曰:“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苓散发其汗。病欲饮水而复吐,名为水逆,冬时寒嗽如疟状者,亦与猪苓散,此即五苓散也。猪苓、茯苓、白术各三分,泽泻五分,桂二分,细捣筛,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饮暖水,汗出即愈。利水道诸汤剂,无若此快,今人皆用之。”此方以猪苓、茯苓淡渗利水,且健脾阳,以助运化水湿,“无若此快”。李时珍亦曰∶“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本草求真》亦载:“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猪苓有增强免疫的作用;猪苓提取物----猪苓多糖对肿瘤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癌、膀胱癌等;其煎剂或制成注射剂行静脉或肌肉注射,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所含的猪苓多糖能阻止肝病变的发生,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抗辐射作用。
常用古方:1、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去皮)、茯苓、泽泻、滑石(碎)各50克,加水先煎,阿胶(另包)去渣取汁后,再将阿胶50克入药汁烊化,每日分三次温服。(《伤寒论》猪苓汤)
2、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猪苓克,研为细末,以熟水服方寸匕(约为2克),日三服。(《子母秘录》)
3、治痃疟不分新久:猪苓50克,茯苓25克,柴胡20克,半夏15克,甘草5克,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三碗,煎一碗。未发前服,渣再煎,发后服。(《方脉家宝》)
4、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嗜卧不食:猪苓(去黑皮)25克,肉豆蔻(去壳,炮)二枚,*柏(去粗皮,炙)0.3克。上三味捣罗为末,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食前熟水下。(《圣济总录》猪苓丸)
5、治子淋:猪苓25克,捣筛,以白汤三合,和方寸匕为一服,渐至二匕,日三夜二,尽,不瘥,宜转下之,服甘遂散。(《小品方》)
6、治年壮气盛,梦遗白浊:半夏50克,猪苓50克。上半夏锉如豆大,猪苓为末。先将半夏炒令*色,不令焦,地上去火*半日,取半夏为末;以一半猪苓末调匀和丸,如桐子大,更用余猪苓末拌丸,使干,入不油砂瓶中养之。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下,于申未间(下午1-5点)冷酒下。(《济生方》猪苓丸)
7、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略》猪苓散)
无水湿者忌服;不宜久服。寇宗奭曰∶“猪苓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久服者宜详审之。”
猪牙皂猪牙皂又名皂荚、皂角、牙皂、乌犀、眉皂等,为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因受外伤等影响而结出的畸形小荚果。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呈圆柱形,略扁而弯曲。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及线状或网状的裂纹。顶端有鸟喙状花柱残基,基部具果梗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棕*色,中间疏松,有淡绿色或淡棕*色的丝状物,偶有发育不全的种子。除去杂质后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用。其性温,味辛,有小*,入肺、胃、大肠经。主要成分为三萜皂苷、鞣质,具有通窍、涤痰、散结、消肿、搜风、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结等症,外用可治疗痈肿、疥癞、癣疾、头疮等。《日华子本草》载:猪牙皂“通关节,除头风,消痰,杀劳虫。治骨蒸,开胃及中风口噤。”《本草经疏》言:“皂荚利九窍,疏导肠胃壅滞,洗垢腻,豁痰涎,散风邪,暴病气实者用之殊效。”《药性论》亦载其:“主破坚症,腹中痛,能堕胎。将皂荚于酒中,取尽其精,煎之成膏,涂帛,贴一切肿*,兼能止疼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亦载其:“皂角,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搜风治疮。”还有一段治疗急性喉痹的记载:“按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云:元袥五年(年),自春至秋,蕲、*二郡人患急喉痹(白喉),十死八九,速者半日、一日而死。*州推官潘昌言得黑龙膏方,救活数十人也。其方治九种喉痹:急喉痹、缠喉风、结喉、烂喉、遁虫、虫蝶、重舌、木舌、飞丝入口。用大皂荚四十挺切,水三斗,浸一夜,煎至一斗半。入人参末半两,甘草末一两,煎至五升,去滓。入无灰酒一升,釜煤二匕,煎如汤,入瓶封,埋地中一夜。每温酒化下一匙,或扫入喉内,取恶涎尽为度。”有诗为证:“衰老伤损结实良,通关开窍救闭丧。潘昌得一黑龙膏,白喉治愈利一方。皂苷能使细胞变,服用过量中*亡。”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猪牙皂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及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所含皂苷能使阴道滴虫胞浆膜变薄、胞浆暴露而致虫体溃灭,起到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
临床应用:配半夏可温肺化痰,用于治疗胸中痰结咯痰不爽。半夏辛温燥散,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咳嗽之要药;猪牙皂,辛开温通,亦有较强的化痰作用。二药相配,则温肺祛痰作用倍增,且二药皆入肺经,故对於治疗胸中痰结,粘稠难咯者,尤为适宜。
配细辛可通窍开闭,治疗中风神昏。细辛,辛开温通,芳香透达;猪牙皂,辛开温通,具有强烈的去痰作用。二药相配,即有较强的通窍开闭作用,又有良好的去风化痰之功。故二药常相互为用。治疗中风神昏,口噤不开,涎潮壅上之证。
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喘胸闷、痰粘不易咯出之症,常与猪胆汁、拳参与麻*同用。
古方选用:治卒中风,风涎潮于上膈,痹气不通,昏昏若醉,形体惛(古同"昏")闷,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猪牙皂角四挺(削去黑皮),晋矾一两。二味同捣罗为细末,再研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钱,重者三字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只是微微涎稀冷出,或一升二升,当时惺惺,次缓而调治,不可便大段吐之,恐过,伤人命。(孙用和救急稀涎散)
治中风口噤不开,涎潮壅上:皂角一挺(去皮),猪脂涂炙*色,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气壮者二钱,以吐出风涎为度。(《简要济众方》)
治诸窍不通,因气、因痰、因风、因火,暴病闭塞者:猪牙皂荚(去皮、弦、子,炒),为细末,吹入鼻内即通。(《本草汇言》)
治卒头痛:皂荚末吹鼻中,令嚏则止。(《斗门方》)
治脑宣(是一种脑供血不足表现,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头晕、头昏、头痛,常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皂角(去皮、弦、子)蜜炙捶碎,水中揉成浓汁,熬成膏子,鼻内搐之,口中咬箸,良久涎出为度。(《儒门事亲》)
治风邪痫疾: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晒干)四两,密陀僧一两。为末,成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永类钤方》抵柱丸)
治急喉闭,逡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不救:皂荚(去皮子)生半两,为末,每服少许,以箸头点肿处,更以醋调药末,厚敷项下,须臾便破,少血出即愈。(《灵苑方》)
治咽喉肿痛:牙皂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太焦)。为末,每吹少许,八咽吐涎即止。(《圣济总录》)
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皂荚丸)
治一切阳邪积滞,凡气积、血积、虫积、食积、伤寒、实热秘结等证:牙皂角(炒微*)一两六钱,川大*一斤。上为末,用汤浸蒸饼捣丸,绿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钱、或二、三钱,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为丸亦可。(《景岳全书》百顺丸)
治大小便不通,关格不利:烧皂荚细研,粥饮下三钱。(孙思邈)
治霍乱转筋:皂荚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梅师集验方》)
治足上风疮作痒甚者:皂角炙热烙之。(《纲目》)
治鼻齆(音wènɡ,因鼻孔堵塞而发音不清):炙皂荚,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千金方》)
治小儿头疮粘肥及白秃:皂角烧黑,为末,去痂敷之。(《卫生杂兴》)
治吹乳(早期乳痈):猪牙皂角(去皮、弦),蜜炙为末,酒调服之。(《袖珍方》)
治风热牙痛:皂角一挺,去子,入盐满壳,仍加白矾少许,*泥固济,煅研,每日擦之。(《杨诚经验方》)
治脚气肿痛:皂角、赤小豆。为末。酒醋调贴肿处。(《永类钤方》)
现代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取牙皂、五倍子,磨细后分别装入胶囊(牙皂0.45克,五倍子0.5克)。第1天每次各服4粒,第2天起每次各服2粒。均每日3次,2周左右为一疗程。据观察,对中度或轻度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有一定的退热作用。
治疗急性肠梗阻:取猪牙皂克,捣开,放文火上烧烟,熏肛门约10~15分钟,即有肠鸣声;如未见效,再熏1~2次。此药气味有窜透作用,刺激肠道后可引起肠蠕动亢进而有通便排气效果。
体弱者及孕妇忌服。《得配本草》载:“阴虚痰盛,热极生风者禁用。”《中国药典》亦载:“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禁用。”
外用:猪牙皂配细辛研末,取少许搐鼻取嚏,治卒然昏迷及痰壅关窍阻闭;以猪牙皂熬膏涂疮肿未溃者,有良好的散结消肿作用;治脚气肿痛,用皂角与赤小豆共研为末,酒醋调贴肿处。
猪牙草猪牙草,学名旱莲草,又称墨斗草、乌心草、旱莲蓬、猢孙头、墨菜、墨记菜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生于路边、湿地、沟边或田间,全国各地有产。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净泥上,去除杂质,阴干或晒干即可入药;鲜用可随采随用。
猪牙草性寒,味甘酸,入肾、肝经,含烟碱、三噻嗯甲醇、皂苷、鞣质、异*酮苷等成分,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唐本草》载:猪牙草“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涂发眉,生速而繁。”《日华子本草》亦载其:“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分类草药性》言其:“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猪牙草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用其研粉敷于出血处,并稍加压迫,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水提物亦有显著止血作用;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能使心电图T波改变得到改善;有显著的镇静及镇痛作用;与多种作用配伍有抗菌作用。
临床证实,猪牙草捣碎绞汁,加等量蜂蜜口服,能治白喉;将猪牙草全草、白茅根茎制成注射液,能治肺结核咯血;取猪牙草全草水煎加红糖温服,可治疗痢疾;取猪牙草搓烂涂擦手脚下水部位,能防治水田皮炎;配车前草可清热解*、凉血止血、利水通淋;配女贞子能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配丹参能活血祛瘀、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治白喉:取新鲜猪牙草的根、茎、叶,用凉开水洗净,捣碎绞汁,加等量蜂蜜;儿童每日毫升分4次口服。同时根据全身情况,对症处理。
治肺结核咯血:取猪牙草全草、白茅根茎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猪牙草0.5克,白茅根0.5克。每天肌注2-3次猪牙草,每次4毫升。
治咳嗽咯血:鲜猪牙草60克,捣绞汁,开水冲服。
治疗痢疾:取猪牙草克,水煎,加红糖30克,温服。通常服1剂后开始见效,继服3-4剂多可全愈,无副作用。
治鼻衄:鲜猪牙草一握,洗净后捣烂绞汁,饭后温服,日服两次。
治热痢:猪牙草30克,水煎服。
治白浊:猪牙草15克,车前子9克,银花15克,土茯苓15克,水煎服。
治妇女阴道瘙痒:猪牙草克,煎水服。
脾肾虚寒者忌服。
外用:治刀伤出血:取适量鲜猪牙草捣烂,敷于伤处;干者研末,撒伤处。
治肾虚齿疼:取适量猪牙草,焙,为未,搽齿龈上。
防治水田皮炎:取猪牙草搓烂涂擦手脚下水部位,擦至皮肤稍发黑色,略干后,即可下水田劳动。每天上工前后各擦猪牙草1次,可预防手脚糜烂。对已经糜烂的猪牙草也可使用。
治偏正头痛:取适量鲜猪牙草捣烂取汁,滴于鼻中。
猪屎豆猪屎豆又名野花生、猪屎青、太阳麻,为豆科猪屎豆属植物猪屎豆的种子,其植物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可在河床地、堤岸边、多砂多砾的环境生长,花果期在9-12月间,采收后晒干即可入药。
猪屎豆的种子性凉,味甘涩,有*,含有猪屎豆碱、尼勒吉扔碱、猪屎青碱、全缘千里光碱等生物碱,以及β-谷甾醇、木犀草素、牡荆素、植物凝集素等成分,具有补肝肾、明目、固精的功效,可以治疗遗精、早泄、遗尿、小便频数、妇女带下及眼目昏花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猪屎豆所含的全缘千里光碱,有显着降压作用,此外,还能松弛肌肉,有解痉作用;所含的光萼猪屎豆碱有阿托品样作用。
猪屎豆的根、茎、叶亦可入药。根能解*散结、消积,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痢疾、小儿疳积等;茎、叶有清热祛湿的功效,用于治疗乳腺炎、湿热腹泻等。猪屎豆全草治乳腺炎:取猪屎豆全草30克,海金沙全草30克,珍珠菜15克,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外用:猪屎豆全草适量,和酒槽捣敷患处;并可取茎叶浓煎,于换药时熏洗患处。
现代临床试用于抗肿瘤效果较好,主要对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急性白血病、子宫颈癌、阴茎癌疗效较好。
猪屎豆种子和幼嫩枝叶有*,所含大量生物碱,可通过皮肤吸收,主要对肝脏表现*性,但不出贫血、血清总蛋白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问题。开花期间*性较大,干品则失去*性,要慎用鲜品,不可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孕妇忌服。
温馨提示
猪屎豆属于灌木类植物,在我国的中部、东部及南部都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人看到猪屎豆的时候都会觉得它跟我们常吃的豆角很类似,就摘取食用。实际上猪屎豆和豆角不是一种植物,猪屎豆的果实有*,不能食用,否则将会引起中*的情况。
国内一些省区有用本属植物的种子代替中药潼蒺藜使用,应当纠正。
猪殃殃猪殃殃又名细叶茜草、齿蛇草、活血草,为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的全草,性寒,味苦辛,含有车前草苷、茜根定-樱草糖苷,伪紫色素苷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活血通络、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牙龈出血、感冒、水肿、痛经、崩漏、白带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猪殃殃有抑癌作用,常用于乳腺癌、下额腺癌、甲状腺肿癌、子官颈癌、淋巴肉瘤、白血病等癌症的治疗,常配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马蹄金、忍冬藤、枸杞根、丹参、*精等药同用。
临床用方:治乳癌溃烂:鲜品猪殃殃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另用鲜草捣烂取汁和猪油外敷患处,每日换3-6次。
治白血病:猪殃殃60克,半枝莲、乌点归、银花藤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2月。
治子宫颈癌:猪殃殃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分2-3次服,每日1剂,连续服。
治阑尾炎:用鲜草克,水煎服。
治水肿、小便不利:用干草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治急性膀胱炎:猪殃殃、车前草各30克,金银花10克,水煎服,连服3-5天。
治风热感冒:猪殃殃6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连服3-5天。
治尿血、便血:猪殃殃、茅根各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治经闭:猪殃殃20克,香附10克,益母草30克,水煎,分2-3次服,连服3-5天。
上述推荐的处方,有的是古方,有的是验方,但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的体质及病情,辨证施用,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END
本文由我刊征稿发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能代表本刊观点。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