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附子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76例临床观察
朱现民,陈煦,胡兴旺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2.河南中医学院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
共治疗观察76例,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用单盲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均为原发性痛经。治疗组中平均年龄(23.98.4-3.23)岁;病程平均(3.35±1.55)天。对照组中平均年龄(24.-2.35)岁;病程平均(3.-1.78)天。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1)取穴:神阙、关元、气海、地机(双)、次谬、十七椎。
(2)操作方法
①将附子研末后与小麦粉(1:1.5比例)混合,再用*酒调和,做成直径为3em、厚约0.8em的附子饼,在其中央针刺2O余个孔以备用。将艾绒制成底面直径为2era的圆锥体。穴取神阙、关元、气海、地机(双)、次髂、十七椎,每次交替选用3—4个穴位,将艾绒放在附子饼上施灸,每穴灸3壮。每周治疗3次,3个月为一疗程;②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疼痛不能忍受时,可用镊子夹持上下移动附子片,防止烫伤;③灸量:选用统一制作的大艾炷(重量1.5g,底部直径2cm,高2.5cm)施灸。根据痛经的轻重程度规定壮数,轻度灸4壮,中度灸6壮,重度灸8壮;④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月经周期),第1个疗程于月经来潮疼痛时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第2、3个疗程于月经前3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治疗6天为1疗程。若经第1个疗程治疗后不再疼痛者也应巩固治疗,完成第2,3个疗程。
4典型病例
孙某,女,25岁,未婚。主诉:有痛经史5个月,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持续1小时左右,伴腰骶部疼痛,经量略少,色暗红,神倦,畏寒肢冷,苔薄白腻,脉沉紧。曾服多种中成药、西药均未收效。初潮年龄在16岁,妇科检查和肛指检查都正常。首次治疗时正值经期第2天,经血前列腺素(PGF2。):.2ng/mL。查体:神志清楚,体质较瘦,舌淡苔白,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血常规(一),尿常规(一)。四诊合参,证属寒湿内停,胞脉瘀阻。治拟温经散寒除湿,行气化瘀止痛。用附子饼灸法,取神阙、关元、气海、地机(双)、次髂、十七椎等穴,每穴5壮,每天1次,交替使用。治疗1疗程后,经期无痉挛性疼痛,神疲感消失,无畏寒肢冷。继续巩固治疗3个疗程后查经期第2天经血PGF2。:.3ng/mL,随访无复发。
5讨论
痛经是妇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中医认为痛经属于“痛经”、“经行腹痛”范畴。多为气血瘀滞,肝气郁结,寒湿内停,客于胞官,则“不通则痛”;或禀赋不足,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冲任空虚,胞脉失养,则“不荣则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立“月水来腹痛候”,并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吹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施治当以调理肾、肝、脾经及冲任脉为主,使经脉气血平和,维持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是由于子宫痉挛性收缩引起子宫肌组织缺血,刺激子宫自主神经疼痛纤维而发生痛经。痛经与精神、心理、体质、遗传、内分泌、排卵周期等因素有关,发生疼痛归因于前列腺素活性,痛经患者所含的前列腺素浓度远高于轻度或无痛经的患者[3】。痛经和发生主要与经期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PG)增加有关,尤其是PGF2。作用于子宫肌层和血管,引起子宫强烈收缩产生疼痛,前列腺素E(PGE:)可使子宫平滑肌松弛,当PGF增高PGE下降时疼痛加剧。神阙、关元、气海穴属任脉,为元气所藏,为十二经之根本;膀胱经的次髂和经外奇穴十七椎是治疗痛经的特效穴;地机为脾经郄穴,也为痛经要穴。隔附子饼灸是利用艾绒易于燃烧,火力温和,其热能穿透皮肤,直达组织深部。艾叶性温有温通经脉、调理气血、祛风除湿的作用,其气味芳香,可升可降,善通诸经,启闭开窍,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加上附子大辛大热,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药物借灸火的热力以升药力,直达病所,加强了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理冲任,理气止痛的作用。同时,隔药灸刺激穴位,产生热效应,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并通过神经的传递,解除子宫的缺血、缺氧状态,增加子宫的血流量,减少子宫收缩,起到解痉止痛作用。《灵枢·官能》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有特殊疗效,其温经散寒的功效优于针刺,病人无痛苦,不仅能使痛阈增加,而且通过神经的传递途径发挥疏通经络,益气温阳,调理脏器之作用。
隔药物灸治疗疼痛的临床运用
肖慧玲,刘少鸿,*泳‘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
[摘要]隔药物灸作为灸法的一种,在治疗疼痛性疾病方面运用广泛。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和其他隔药灸,在治疗头痛、颈腰椎疼痛、四肢关节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等方面,有着效果肯定、复发率少等特点。
隔药物灸,又称间接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种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的隔药灸法种类很多,所用药物有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等。治疗时,既发挥了艾灸的作用,又兼有药物的功效,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对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隔药物灸运用也十分广泛,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等,并与其他针灸推拿方法合用,所治疗的疼痛包括头面、颈腰椎、四肢关节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等,兹总结报告如下。
(略)
3隔附子灸
此法的应用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散寒止痛等功用。近年来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上也取得了显著疗效。
3.1膝骨关节炎孙奎等[11]采用隔附子饼灸治疗
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治疗组:取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鹤顶、肝俞、肾俞穴。用附子粉10g,60%乙醇5mL,调和成糊状做成附子饼。每次选2—4穴,将附子饼放在应灸腧穴施灸。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愈显率为63.4%;而对照组愈显率为48.7%。宋阳春等[12]在此基础上配合拿捏、按揉、攘法、一指禅推法等推拿手法在患膝周围及股四头肌部反复操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2类风湿性关节炎赵荣等[13]用附子饼隔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爱诺华El服,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隔附子饼灸足三里穴、关元穴治疗,每次施灸30min,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
(略)
5小结
张莲等[17]认为将各种原因所致的痛证应从虚实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脏腑经络立论,对中医痛证的发生机理进行阐发,指出由于外感之邪阻滞经脉、气滞血瘀经脉、痰浊阻滞经脉、经脉自身挛急等因素引发经络之气不通,并指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者互为因果,可相互转化。艾叶,气香味辛,性温,入肝脾肾三阴经,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等作用,配合其他药物理气、祛瘀、补虚等辨证治疗,药物借艾灸得以渗入机体,能药达病所,同时发挥所灸穴位本身功用,所以隔药灸集穴位、灸法、药物的多重作用,能解决“不通”和“不荣”等问题。
隔药物灸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灸法、中药而形成的一种疗法。从而起到穴位、灸法、药物三结合的作用。一方面灸法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了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另一方面,在穴位上施隔药物灸,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作用,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药达病所,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
隔药物灸具有发挥穴位的治疗作用,发挥中医药特色,避免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干扰”与“降解”作用以及可与其他方法同用等特点。虽然从古至今,隔药物灸受到许多医家的推崇,近年来更是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由于隔药物灸研究刚起步,还存在着对穴位和药物选择的不确定性,药饼制作不规范,疗程不确定等不足。
综上所述,许多临床观察表明,隔药物灸在治疗疼痛性疾病方面疗效确切。与西医镇痛方法相比,疗效相当,有些甚至优于西药,复发率低。隔药物灸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取材低廉,疗效确切显著,副作用少,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隔药物灸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上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如能注意以上提到的几点问题,规范隔药物灸的治疗,深入其治疗机制的研究,则隔药物灸将能更进一步发挥其作用,能更好地推动传统中医灸法的发展。
近11年隔物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许艳琴,尚秀葵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故又称间接灸[1]。该疗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记载了隔蒜灸、隔盐灸、隔面椒灸等隔物灸疗法。后经历代医家补充,隔物灸的种类已达30多种。现笔者对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从—年间收录的关于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的文献进行整理,分别针对四种隔物灸的应用综述如下。
1隔姜灸(略)
2隔蒜灸(略)
3隔盐灸(略)
4隔附子饼灸
4.1临床研究
4.1.1内科
涉及病种有:桥本氏甲状腺炎(2)、中风后遗症(2)、类风湿性关节炎(1)、肌无力(1)、紧张性头痛(1)、胃痛(1)、腹泻(1)、糖尿病胃轻瘫(1)。
4.1.2外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
涉及病种有:膝骨关节炎(5)、前列腺增生(3)、老年性尿失禁(1)、致密性骨炎(1);痛经(2)、慢性盆腔炎(1);过敏性鼻炎(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
隔附子饼灸在内科中治疗病种比其他科相对稍多,但从治疗疾病频次来看,以治疗膝骨关节炎为主,频次为5次;其次为前列腺增生。与其他几种隔物灸相比,隔附子饼灸临床应用甚少,其可能原因为取材不便,操作比前三种隔物灸繁琐,适应范围窄。然而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性。故用隔附子饼灸可起到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散寒祛湿、通利关节、通调水道等作用。
4.2实验研究
4.2.1对排尿困难的影响
严伟等[15]隔发酵附子饼灸关元穴可促进前列腺的血液循环,通过神经调节作用,松弛膀胱颈及前列腺平滑肌,解除尿道梗阻,改善排尿困难症状。
4.2.2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影响夏勇等[16]隔附子饼灸加中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结果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下降率明显高于西药组,且TPOAb、TGAb下降率均有显著差异。提示艾灸结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HT优于单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
5现代对隔物灸的作用机理研究
目前隔物灸的作用机理初步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隔物灸的温热特性:有学者认为在隔物灸时艾绒燃烧产生的高温经附子、生姜、大蒜等药物间隔之后可大大缓和,作用于机体的温热较适宜,患者容易接受。但艾灸产生的温热经间隔物的作用,其
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间隔物的质地、大小、厚薄、含水量的多少等,均会影响其传热特性,造成隔物灸温热特性的变化。这使隔物灸温热特性的研究更趋复杂。
②隔物灸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指出隔姜灸、隔蒜灸及隔附子饼灸点燃过程中的光谱与人体发射的平均归一化光谱具有一致性,辐射峰几乎和人体穴位辐射一样都在7.5μm附近[17-18]。说明艾条(隔物灸)时不仅有远红外线辐射,还有近红外线辐射。但远红外线辐射和近红外线辐射在灸效发挥
的作用上尚存在争议,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6结语
从上述文献统计来看,隔物灸的研究内容主要以临床报道为主。在四种隔物灸中,尤以隔姜灸应用范围广,优势病种多。考虑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取材方便,价廉,病人易于接受;第二:大多疾病多因饮食不节,贪食寒凉,日久则损伤脾阳或体虚感受外邪所致,故用隔姜灸能起到较好的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作用。隔物灸结合了灸法与药物双重作用,__又避免了瘢痕灸带给病人的恐惧心理,在使用上也较易掌握。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各种证候中,简便、安全、经济。然而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弊端,因此在临床中应权衡利弊,取长补短,综合应用,以达理想的疗效。
目前隔物灸的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对古籍记载隔物灸的研究不够深入。第二,研究内容主要以临床报道为主,规律性探讨和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反复科学验证,探索机理。第三,临床大样本、筛选有效疾病无统一量化标准。第四,在临床操作方面,缺乏统一操作及量化标准,如隔物灸的最佳灸量壮数、灸疗时间、频率、疗程及灸质等有关灸量问题,尚未提供客观指标。
今后,如果隔物灸在科研临床研究中能解决上述问题,对常见病、多发病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进行反复科学验证,研究灸量客观依据,制定规范化操作,创新灸疗技术及材料,使其更具科学性。那么隔物灸将会更加有效的应用于每一个家庭,可以真正发挥隔物灸简便廉验的优势,起到预防保健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