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十二指肠水平部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导致的肠腔梗阻,也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earterysyndrome)。
病因与病理
十二指肠水平部在第三腰椎水平自右向左横行跨越脊柱和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恰在胰腺颈下缘从腹主动脉发出,自十二指肠水平部前面从上而下越过,该动脉与腹主动脉形成夹角,若此夹角变小,肠系膜上动脉将十二指肠水平部压向椎体或腹主动脉造成肠腔狭窄和梗阻(图34-10)。发生淤滞症的原因主要有: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点位置过低,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牵拉,腹腔内粘连或内脏下垂牵拉肠系膜以及环状胰腺等。平均发病年龄30岁左右,多见于体重偏轻、体形瘦长,或存在高分解状态,如大面积烧伤或大手术后的病人。
临床表现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多呈间歇性反复发作,表现为十二指肠通过障碍。呕吐是主要症状,常在餐后2-3小时或夜间出现,呕吐物为含胆汁的胃内容物,常伴有上腹饱胀不适、腹痛等。症状可以通过改变体位而减轻,如取左侧卧位,俯卧位、胸膝位是该综合征的特征。体检见上腹饱满,可有胃型和蠕动波,无明显腹部压痛,肠鸣音正常,胃肠减压可引出大量胃液。缓解期仅有食欲差、进食后饱胀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长期反复发作者可出现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十二指肠梗阻也可表现为急性发作,多在脊柱过伸位的躯干固定后突然发生,症状持续而严重,呕吐频繁,呈急性胃扩张表现。
诊断
有反复发作呕吐胆汁与胃内容物的病人,特别是体位改变症状减轻的病人,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钡餐为首选诊断方法,特征性表现有:
①近端十二指肠及胃扩张,有明显的十二指肠逆蠕动;
②钡剂在十二指肠水平部脊柱中线处中断,有整齐的类似笔杆压迫的斜行切迹(“笔杆征”),钡剂通过受阻;
③钡剂在2~4小时内不能从十二指肠排空;
④侧卧或俯卧时钡剂可迅速通过十二指肠水平部进入空肠。
超声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夹角的度数,正常为30~50°,有淤滞症者13°;夹角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处十二指肠水平部前后径1.0cm,而近端十二指肠降部前后径3.0cm;改变体位后以上测量发生变化。CT结合动脉造影或螺旋CT三维图形构建可以显露肠系膜上动脉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一水平近端的梗阻。
治疗
一般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发作期间休息、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缓解期宜少量多餐,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餐后侧卧或俯卧位可预防发作。因石膏固定后脊柱过伸引起的急性发作应去除石膏。非手术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将梗阻近端的十二指肠水平部与空肠第一部行侧侧吻合,或行Roux-en-Y吻合;如压迫系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造成时,可行十二指肠悬韧带切断松解术。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妇产科学急诊常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