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定义中:指因冠状动脉阻塞而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
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三项条件因素:
(1)典型临床表现,比如急性胸痛等;
(2)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者是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4)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比如左心室射血分数值低于50%。
新定义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闭塞或梗阻引起的部分心肌严重的持久性缺血造成的急性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必须依据国际国内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因素:
(1)检测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肌钙蛋白(cTn)升高和/或降低的动态变化,至少一次达到或超过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
(2)同时存在以下之一的证据,包括:缺血性胸痛症状、新发生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生成的病理性Q波、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出现的心肌活性丧失或新出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血栓。
较重急性心肌梗死指依照上述标准被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必须同时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条件因素:
(1)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Tn)升高,至少一次检测结果达到该检验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5倍(含)以上;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至少一次检测结果达到该检验正常参考值上限的2倍(含)以上;
(3)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在确诊6周以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50%(不含);
(4)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新发的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引起的中度(含)以上的二尖瓣反流;
(5)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新出现的室壁瘤;
(6)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源性休克。
其他非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所引起的肌钙蛋白(cTn)升高不在保障范围内。
该定义同样是改动比较明显的,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变更:
首先,疾病名称从“急性心肌梗塞”修订为“较重急性心肌梗死”,除了使用“梗死”更加国际通用标准之外,还加上了“较重”的表述。与恶性肿瘤的定义修订类似,这也预示着心肌梗死也将会区分重疾和轻症,并非所有的心肌梗死都会获得重疾赔付。
其次,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将与国际接轨。
本次更新,也引入了影像学和血管造影结果作为诊断依据,这是旧定义所没有的,从而更加符合心肌梗死的临床处理流程,使进行早期介入治疗的被保险人也更容易满足重疾赔付条件。
再次,较重和较轻的心肌梗死将有明确的区分依据。新定义增加了重疾和轻症的区分标准,心肌酶升高程度、射血分数等6条标准成为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区分指标。
之所以使用“较重”而非“严重”,是将保险标准与临床标准进行区分,两者并不重合,保险标准更为宽松,基本维持旧定义中急性心梗赔付范围不变,将远远大于临床上的严重心梗。
最后,增加了除外责任描述。这部分主要是为了排除非心肌梗死的常见情形,规避常见的理赔纠纷,更加客观公正。其它原因导致的肌钙蛋白升高进行明确除外,并不会影响到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的被保险人获得赔付。
整体而言,虽然新定义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但诊断标准更加国际化,也更加符合重疾保险的本意。
欢迎你在留言区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也欢迎你把今天这篇文章分享给对新旧重疾病种有疑惑的朋友,帮他们更好的理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