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颈梗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还在叫孩子吃打虫药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TUhjnbcbe - 2021/3/18 20:55:00

逛小区、逛公园,乃至逛个商场,只要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着孩子扎堆的地方,只要提起“蛔虫”这个话题,相信许多家长些都会心领神会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感慨道:


  “就是就是,我们孩子那天突然喊肚子痛,肯定就是有蛔虫在作怪!”


  “对的对的,我家老二爱在地上乱捡东西吃,最近晚上睡觉经常磨牙齿,肯定是蛔虫引起的!”


  “哎呀!我们豆豆脸上有块小白斑,指甲上也有白点点,他们说这些都是肚子头有蛔虫的征兆!”


  “嗯嗯”,我孙子最近睡觉不踏实,喜欢趴起睡,可能也是肚子里面长蛔虫?

那该怎么办呢?

好办!去药店买打虫药,吃一颗就对了!


  你们知不知道,打虫药是不能随便给孩子吃,乱吃打虫药不仅可能会引起孩子肝肾损伤,还有可能引起变态反应性脑炎!不要以为我是吓你们的。


  今天特医院儿保科主任卫文艳以及儿童保健科医生杨凌华来科普一下,为啥现在不能随便给孩子吃打虫药了!


  为啥不主张定期给孩子


  吃打虫药了!


  很简单!现在根本用不着了呀!


  以前定期吃打虫药,是因为整体生活水平都不好,卫生条件也没啥讲究,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爬在河沟沟边喝的水不?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上的公共大旱厕不?还记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我们用来擦鼻涕、擦手挂在胸口上脏兮兮的手绢不?


  生活条件的简陋和卫生习惯不好,就容易接触到虫卵,进而得寄生虫病,所以当时来说定期吃打虫药是可以的。


  但是现在,孩子喝的净化器过滤过的水,吃的各种精细化食品,手上稍微弄脏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掏出一堆湿纸巾干纸巾来擦,生活是越过越好了,卫生习惯也越来越讲究了,蛔虫已无生存的环境,去药店买“打虫药”喂孩子实在是多此一举,心里在作怪。


  乱给孩子吃打虫药


  危害可不小!


  打虫药虽然吃起味道不错,但是它不是糖,更不是保健品,是药啊!

在这里,我就敲黑板,划重点,正儿八经的跟你们说哈,随意乱吃打虫药可能会有哪些危害。家长们,长点心,看清楚了~~


  危害一:变态反应性脑炎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早在年就发出提示,左旋咪唑等咪唑类驱虫药可以导致脑炎综合征;医院也曾有过服用驱虫药导致脑炎的案例分析。


  据国内一项关于驱虫药性脑炎的研究发现,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肢体瘫痪、失语、皮层性尿失禁等,而且这些症状可能导致终生残疾。


  大人乱吃打虫药都要出事,更别说孩子了!


  危害二:肝肾功能受损


  有人吃了打虫药,可能会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一过性增高。


  太专业了?反正简单解释起来就是——肝功能、肾功能受损!


  危害三:其他危害


  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腹部不适,腹痛腹泻;


  出现皮疹,乏力,偶尔还有剥脱性皮炎和全身脱毛症;


  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还有部分娃娃可能出现口干,乏力,嗜睡等症状。


  如何判断孩子肚子里有没有蛔虫?


  判断孩子肚子肚皮头到底有没有蛔虫,非常简单!


  医院去化验,如果查到虫卵,再去问医生,看是不是需要吃药、吃哪种药、吃多少药!


  不过在这里先喂大家辟个谣:晚上睡觉磨牙、脸上皮肤有白色斑块、指甲上有白点点、屁股痒……粗暴地把这些症状说成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都不靠谱!


  孩子晚上磨牙齿


  肯定是肚子里面有虫?


  小朋友磨牙的原因非常多,比如长牙啊、牙齿疾病、中耳炎啊等等都有可能会引起磨牙,但是目前研究表明,和肠道线虫没有直接关系!

孩子脸上皮肤有白色斑块

怀疑是肚子里有虫?

像这样脸上出现白色的斑斑块,就有家长第一反应是孩子肚子里面有蛔虫!还曾经被大家称为“蛔虫白斑”!

其实孩子脸上的白色斑块跟肚子里有蛔虫并没有关系,而是叫白色糠疹。这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面部具有自限性的皮肤色素减退斑(多为白斑),可伴有细小鳞屑,如果经过了日晒会加重,目前白色糠疹的诱因不明,反正跟人家蛔虫没得关系。

虽然蛔虫的确万恶得很,但也不能啥坏事都往人家头上推哦!

孩子手指甲上有白点点

是肚子里有虫?

晚上睡觉磨牙、脸上皮肤有白色斑块、指甲上有白点点、屁股痒……粗暴地把这些症状都说成是孩子肚里有“蛔虫”,就更没有啥子相关性了!其实好多娃娃手指甲上的白点点,是耍的时候外力作用造成的!

对了,这个跟啥子营养不良、身体不好也莫得关系哈,家长些不要一天到黑胡思乱想。肚子头有虫的“症状”,都不靠谱!

孩子经常说肚子痛

是肚子里有虫?

蛔虫感染可以引起孩子腹痛,但反过来说“腹痛就是有虫”就不成立了。消化不良、便秘、肠系膜淋巴结发炎、胃炎等等都可以引起孩子肚子不舒服。

蛔虫病真正可能出现的症状是这些↓↓↓


  1、营养不良:蛔虫在小肠里不仅要掠取营养,而且因为损伤了肠黏膜导致消化和吸收障碍,还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A、B2、C的吸收,甚至造成发育障碍。


  2、损伤肠黏膜:常有间歇性肚脐周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3、引起超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搔痒及结膜炎等,反应强烈时还可能出现休克。


  4、常见的并发症:蛔虫受到刺激后,比如吃辣、发烧等情况下,可能进入与肠腔相连接的管道或其他器官,如胆道、胰管、阑尾等处引起蛔虫并发症,出现胆道蛔虫病、肠梗阻,甚至穿通肠壁引起肠穿孔导致腹膜炎等等。


  所以,如果孩子有以上症状,家长高度怀疑孩子肚子里有蛔虫,最好老老实医院或门诊去化验才是正确的选择哈!但是,明明没有蛔虫,还乱给娃吃打虫药,那这样的爸妈估计要“下课”了。

最后,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吃药仅仅是最后环节,更重要的是加强日常家庭和个人卫生,最大程度杜绝染上寄生虫。

儿童应定期体检

国家规定0~3岁儿童应分别在1月龄、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2岁、3岁进行定期体检,3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一次,以促进儿童躯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

天佑儿童保健科简介

天佑儿童保健科是专门针对儿童躯体保健和心理保健的专业科室,是我院独具特色和快速发展的科室。拥有一支精通医疗、心理、保健、营养、发育行为儿科及儿童康复研究的高素质专业队伍,科室现有医护人员共80余人,中高级职称20余名,形成了良好的梯队服务团队。

开展的特色诊疗服务有:0-6岁体检、高危儿管理、多动/抽动、孤独(自闭)症、发育迟缓、矮小/性早熟、遗尿症(尿床)诊疗服务。设有早期发展中心、儿童心理健康中心、注意力训练中心、智能测评中心、康复治疗中心、感统训练中心、语言认知训练中心等,开展体感音波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沙盘游戏治疗、入园体检、预防接种、残联康复补助等服务。

编辑:许建光

审稿:王文霞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有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在叫孩子吃打虫药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