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颈梗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体格检查2
TUhjnbcbe - 2021/3/17 20:30:00

31、板状腹可见于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胆囊炎

C、肠结核

D、急性胃肠穿孔

E、大量腹水

D

弥漫性腹肌紧张多见于胃肠道穿孔或实质脏器破裂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壁常强直,硬如木板,故称为板状腹。

32、直肠指诊时,触到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的肿物应考虑

A、肛裂

B、直肠周围脓肿

C、直肠癌

D、直肠息肉

E、直肠囊肿

C

触及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的包块应考虑直肠癌。

33、深吸气时脾脏在左肋下4cm但未超过脐水平,临床为脾肿大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正常

E、无法确定

B

脾肿大的分度方法:深吸气时脾脏在肋下不超过3cm者为轻度肿大;超过3cm但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为高度肿大,又称巨脾。中度以上脾肿大时其右缘常可触及脾切迹,这一特征可与左肋下其他包块相区别。

34、肝脏缩小见于

A、肝炎

B、肝脓肿

C、早期肝硬化

D、肝淤血

E、亚急性肝坏死

E

肝脏大小变化的临床意义:弥漫性肝肿大见于肝炎、脂肪肝、肝淤血、早期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等;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囊肿(包括肝包虫病)、肝肿瘤等;肝脏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

35、下列会出现腹肌紧张的是

A、结核性腹膜炎

B、恶性肿瘤晚期

C、体弱的老年人

D、重症肌无力

E、大量放腹水后

A

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肌紧张)①弥漫性腹肌紧张多见于胃肠道穿孔或实质脏器破裂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壁常强直,硬如木板,故称为板状腹。②局限性腹肌紧张多系局限性腹膜炎所致,如右下腹腹壁紧张多见于急性阑尾炎,右上腹腹壁紧张多见于急性胆囊炎;腹膜慢性炎症时,触诊如揉面团一样,称为揉面感,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

36、下列不会出现蠕动波的是

A、极度消瘦者

B、肠麻痹患者

C、腹壁松弛且菲薄的多产妇

D、幽门梗阻患者

E、肠梗阻患者

B

胃肠型和蠕动波: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蠕动波及胃型和肠型,有时在腹壁菲薄或松弛的老年人、极度消瘦者或经产妇可能见到。幽门梗阻时,可见到胃蠕动波自左肋缘下向右缓慢推进(正蠕动波),有时可见到逆蠕动波及胃型;脐部出现肠蠕动波见于小肠梗阻。严重梗阻时,脐部可见横行排列呈多层梯形的肠型和较大肠蠕动波;结肠梗阻时,宽大的肠型多出现于腹壁周边,同时盲肠多胀大呈球形。

37、检查大量腹水患者的肝脏时,应用的触诊方法是

A、冲击触诊法

B、滑行触诊法

C、深压触诊法

D、浅部触诊法

E、双手触诊法

A

冲击触诊(浮沉触诊法)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

38、腹部触诊为揉面感见于

A、结核性腹膜炎

B、胃肠穿孔

C、肝癌破裂出血

D、急性胆囊炎

E、急性腹膜炎

A

腹膜慢性炎症时,触诊如揉面团一样,称为揉面感,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

39、肺实变可出现的体征是

A、支气管语音增强

B、语颤减弱

C、叩诊鼓音

D、湿啰音

E、肺泡呼吸音增强

A

肺实变的体征:(1)望诊两侧胸廓对称,患侧呼吸动度可局限性减弱或消失。(2)触诊气管居中,患侧语音震颤增强。(3)叩诊患侧呈实音。(4)听诊患侧肺泡呼吸音消失,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语音增强。

40、下列不出现语颤减弱的是

A、气胸

B、肺空洞

C、肺气肿

D、极度衰弱

E、胸壁肥厚

B

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肺泡内含气量增多:如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③胸壁距肺组织距离加大:如胸腔积液、气胸、胸膜高度增厚及粘连、胸壁水肿或高度肥厚、胸壁皮下气肿。④体质衰弱:因发音较弱而语颤减弱。大量胸腔积液、严重气胸时,语颤可消失。语颤增强见于较浅而大的肺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肺肿瘤所致的空洞。

41、语颤增强见于

A、肺气肿

B、气胸

C、胸腔积液

D、肺实变

E、胸膜肥厚

D

语颤增强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肺实变: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结核、肺脓肿及肺癌等。②压迫性肺不张:见于胸腔积液上方受压而萎瘪的肺组织及受肿瘤压迫的肺组织。③较浅而大的肺空洞: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肿瘤所致的空洞。

42、鉴别胸膜摩擦音和心包摩擦音主要依靠

A、声音粗糙的程度

B、声音发出的部位

C、声音持续时间的长短

D、屏住呼吸是否存在

E、伴有其他杂音

D

胸膜摩擦音听诊:胸膜摩擦音在吸气和呼气时皆可听到,一般以吸气末或呼气开始时较为明显。屏住呼吸时胸膜摩擦音消失,可借此与心包摩擦音区别。深呼吸或在听诊器体件上加压时胸膜摩擦音常更清楚。胸膜摩擦音可发生于胸膜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发生位置改变最大的部位——胸廓下侧沿腋中线处。

43、大量气胸患者,语音震颤

A、增强

B、减弱或消失

C、稍增强

D、正常

E、无变化

B

气胸(1)望诊 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2)触诊 气管移向对侧,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3)叩诊 患侧呈鼓音。左侧气胸时,心界叩不出;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移。(4)听诊 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44、肺内局限性的湿啰音提示

A、急性肺水肿

B、肺炎

C、胸腔积液

D、黏稠的分泌物

E、支气管痉挛

B

湿啰音(水泡音)临床意义:湿啰音是肺与支气管有病变的表现。湿啰音两肺散在性分布,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水肿;两肺底分布,多见于肺淤血、肺水肿早期及支气管肺炎;一侧或局限性分布,常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癌及肺出血等。

45、正常人支气管呼吸音可听到的部位为

A、左锁骨上窝

B、右锁骨上窝

C、胸骨角周围

D、胸骨上窝

E、肩胛间区

D

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颈椎至第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如在肺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病理现象。

46、检查发现患者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肋间隙增宽,应考虑为

A、鸡胸

B、漏斗胸

C、桶状胸

D、扁平胸

E、正常胸廓

C

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以至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肋间隙增宽,锁骨上、下窝展平或突出,颈短肩高,腹上角增大呈钝角,胸椎后凸。桶状胸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亦可见于一部分老年人。

47、患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见于

A、胸腔积液

B、肺气肿

C、阻塞性肺不张

D、肺实变

E、气胸

C

阻塞性肺不张:(1)望诊 患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2)触诊 气管移向患侧,语颤减弱或消失。(3)叩诊 患侧呈浊音或实音。(4)听诊 呼吸音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

48、胸骨角连接于

A、第一肋骨

B、第二肋骨

C、第三肋骨

D、第四肋骨

E、第五肋骨

B

胸骨角:两侧胸骨角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通常以此作为标记来计数前胸壁上的肋骨和肋间隙。

4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杂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B、震颤都是病理性的

C、心律不齐都是病理性的

D、血压过高和过低都不好

E、心动过速常是阵发的

C

健康青少年及儿童常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50、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以向左增大较为显著,提示

A、左心房扩大

B、右心房扩大

C、左心室扩大

D、右心室扩大

E、脉压增大

D

右心室增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以向左增大较为显著。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心病。

51、叩诊发现心影呈梨形增大,是由于

A、右室、左室增大

B、右房增大

C、左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

D、右室、右房增大

E、左室增大,主动脉弓突出

C

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心腰部饱满或膨出,心脏浊音区呈梨形,见于二尖瓣狭窄。

52、心包摩擦感触诊最清楚的部位在

A、胸骨左缘第2肋间

B、胸骨左缘第4肋间

C、胸骨右缘第2肋间

D、心尖区

E、心底部

B

心包摩擦感是干性心包炎的体征,见于结核性、化脓性心包炎,也可见于风湿热、急性心肌梗死、尿*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的心包炎。通常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最易触及,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触及,以收缩期明显。坐位稍前倾或深呼气末更易触及。

53、心前区隆起见于

A、冠心病

B、肺心病

C、先天性心脏病

D、心包炎

E、心肌炎

C

心前区隆起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②儿童时期患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伴右心室增大者。

54、浅反射不包括

A、直接角膜反射

B、腹壁反射

C、提睾反射

D、膝反射

E、间接角膜反射

D

膝反射见于深反射。

55、下列不属于皮肤黏膜出血的是

A、紫癜

B、出血点

C、血肿

D、蜘蛛痣

E、瘀斑

D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

56、只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的是

A、斑疹

B、玫瑰疹

C、丘疹

D、斑丘疹

E、荨麻疹

A

斑疹只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57、关于颈部血管的检查,错误的是

A、当正常人立位和坐位时,颈外静脉不显露

B、正常人平卧位时,颈静脉可稍见充盈,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的下2/3以内

C、左心衰竭时可见到颈静脉怒张

D、心包积液时可见颈静脉怒张

E、上腔静脉梗阻时可见颈静脉怒张

C

常人安静坐位或立位时颈外静脉塌陷,平卧时颈外静脉充盈,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的下2/3以内。立位与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卧位时颈静脉充盈过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提示颈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某种原因如情绪激动、用力等导致胸腔或腹腔压力增高时也可见颈静脉怒张。

58、颈动脉搏动见于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三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二尖瓣狭窄

E、肺动脉高压

C

安静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颈动脉搏动,提示心排血量增加或脉压增大,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严重贫血等。

59、下列不出现气管移位的是

A、气胸

B、胸腔积液

C、肺不张

D、肺气肿

E、胸膜肥厚粘连

D

气管检查:正常人的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部。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纵隔肿瘤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时,气管被牵拉向患侧。

60、关于气管的位置下列错误的是

A、左侧大量积液,气管移向右侧

B、左侧大量积气,气管移向右侧

C、左侧肺不张,气管移向右侧

D、两肺严重气肿,气管正中

E、右侧胸膜粘连,气管移向右侧

C

气管检查:正常人的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部。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纵隔肿瘤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时,气管被牵拉向患侧。

编辑:刘玄

刘志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体格检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