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蒋女士和好友在常德路上的一家餐厅里用餐,两人点了大盆蛙。朋友吃了几口后发现,味道有些怪,吐出来一看,才发现牛蛙内部还有血。“我们马上掰开剩下的半块,发现居然是生的,仔细查看里面有白色的线形状物体,疑似寄生虫。”她们一时间胃口倒尽,不由得害怕了起来。
当晚,蒋女医院急诊,医生建议次日去疾控中心就诊。第二天,蒋女士和朋友匆匆跑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检查,被告知需两周后再查是否感染。“如果验血查出感染,两个月内必须进行治疗,后续还需要定期要复查。”
这一案例,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寄生虫的担忧。到底怎么吃才能预防寄生虫,食源性寄生虫离咱们有多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介绍,与总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形成对比,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比例却在上升,归根到底是如今的相比从前,在饮食方面选择更多、更加大胆。
不过,为了预防寄生虫感染,应该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蔬菜,提倡熟食。
▽
人工饲养牛蛙寄生虫感染率相对低牛蛙十分美味,很多人关心,吃牛蛙到底安不安全?
周晓农表示,蛙类的确感染寄生虫的概率较高,但由于牛蛙大部分是人工饲养的,感染概率可能相对低些。如果牛蛙是野生的可能会有曼氏裂头蚴感染,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野生牛蛙的话就可能感染,引起曼氏裂头蚴病。
这种学名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寄生虫,幼虫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脑,对大脑带来损害。
▽
淡水鱼做生鱼片更须警惕寄生虫生鱼片是另一种被“指控”多发寄生虫的食材。生鱼片一般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
一般认为淡水鱼的寄生虫危害更大些,其中最有代表性、危害程度最大的有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人吃了生鱼片感染后该虫体在其胆道寄生,感染量大的时候,可以堵塞胆道,最多可以达到几百条。
一般认为深海鱼相对安全些,但像三文鱼、红鲑、金枪鱼等海鱼,也可能感染阔节裂头蚴,人生食后被感染,引起阔节裂头绦虫病。
▽
畜肉、鱼、蔬菜、水都可能有寄生虫不仅如此,其实各种各样的食物都可能有寄生虫的风险。
猪肉:可寄生猪带绦虫的囊尾蚴、旋毛虫的幼虫;
牛肉:可寄生牛带绦虫的囊尾蚴;
羊肉:在我国西部包虫病流行区,羊可能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
蔬菜:被污染后可能存在肝片吸虫
水源:被污染后可能存在隐孢子虫、贾底鞭毛虫等等
生食半生食这些肉类,或者食用了被这些寄生虫污染的蔬菜、水源,都可能引发相应的疾病。
▽
寄生虫危害多可能致残、致癌甚至致死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有很多方面,各种寄生虫的致病机制是不同的。
第一,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可引起脏器的机械性损伤,如并殖吸虫(俗称肺吸虫)引起皮下包块、肺部损伤;或者引起变态反应,如蛔虫病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
第二,寄生虫的存在还可能引发并发症,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如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幼虫侵犯人体神经系统引起癫痫等脑膜脑炎症状;脑型并殖吸虫病虫体进入大脑,引起颅内压增高,并刺激大脑皮层,造成脑组织破坏、脑膜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癫痫等症状和体征;裂头蚴脑病,临床表现酷似脑瘤,常有阵发性头痛史,严重时昏迷或伴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搐、肢体麻木、抽搐,甚至瘫痪等,极易误诊。
第三,寄生虫还可能致残、致癌甚至致死。如丝虫感染的晚期可引起橡皮腿;华支睾吸虫反复感染可引起胆囊癌症;血吸虫晚期引起肝癌或肠道肿瘤;旋毛虫、恶性疟原虫感染人体若不及时救治,可引起死亡。
第四,部分寄生虫还可能影响发育,如舌形虫感染可导致儿童滞涨、血吸虫感染引起儿童侏儒症而停止发育、无生殖能力。
▽
肉类烹饪中心温度85℃以上可杀寄生虫虽然肉类中的寄生虫让人感觉可怕,但采取正确的方法,还是可以预防和杀死它们。首先,要加强动物肉的检验检疫,不让“问题肉类”销往市场。对消费者来说,则提倡烧熟肉类、不吃生食。
通常寄生虫都可经高温烹饪杀死,℃烧开的水可以杀死水中的寄生虫,而肉类的中心温度达到85℃以上并持续较长时间,则可以杀死肉类中的寄生虫。目前,市场上还有不少生鱼片、生牛肉沙拉之类的产品,预防寄生虫感染应该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蔬菜,提倡熟食。
▽
海鱼零下20℃冷冻一周以上可杀死寄生虫对于很喜欢生鱼片的消费者来说,海鱼的安全性要高于淡水鱼,如果认为烧熟会影响生鱼片的口感,那么一些海鱼按照标准在零下20度冰冻7天以上,也可以达到杀死寄生虫幼虫的效果。
▽
上医院已全部联网很多人或许有这样的疑问,有没有办法知道我是不是吃到了寄生虫,如果感染了寄生虫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症状?
周晓农表示,的确许多患者得了寄生虫病后不知道病因,没有往寄生虫方面去想,医院也没有经验,使这类疾病成为罕见病。
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已经医院联网,一旦发现病例能得到快速准确地救治;医院的联网也正在覆盖中。
▽
寄生虫治疗很便宜关键要及时快速诊断寄生虫病的特征,通常是发热、腹泻,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如果是因发热、腹泻就诊,而检查报告中又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项,就该考虑是不是患了寄生虫病了。
令人意外的是,寄生虫病的治疗往往很便宜,因为治疗药物一般只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曾经有的患者起初不明病因,治疗花去了三万多元;后来确诊了寄生虫病,花了几十元就治愈了。”
▽
食源性寄生虫病比例上升谨防“虫从口入”治疗寄生虫病的关键就是能快速诊断,越早越好,及时治疗寄生虫病,不仅花费少,而且可以完全治愈。
周晓农介绍,目前上海的寄生虫病治疗水平居于全国领先,且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总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众生活水平改善,人们吃的东西的种类更多更杂,因此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比例是在上升的。
所以,在追求好吃的同时,也要追求吃得“健康”,务必注意不要“虫从口入”。
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合会会长顾振华和大家“食话实说”~~请直接点击标题,进入具体文章页面。1.冰箱塞得“噗噗满”!闷热天,有些食物不能放冰箱
2.食品店门口临近保质期的进口食品能买吗?三类过保质期绝不能买………
3.天热了,吃肉的正确方式你必须知道!
4.烧烤天食物易变质!你叫外卖的姿势真的对么?
5.盛夏水果季,你掌握当“吃瓜群众”的技巧了么?
6.水产品也会横纹肌?还有寄生虫!芥末、白酒不杀菌7.这些年冷饮都白吃了!看看你吃的冷饮里有细菌么?
8.喝水这件小事儿,你还真不一定会!不信自己看
9.“网红”月饼都是浮云!月饼这么吃是王道
10.每逢佳节胖三斤!这样东西注意了就不一定!
11.方便面是垃圾食品?32小时不消化?太冤枉它了!
12.提醒!DIY美食也会添加剂过量,原来问题在这
13.外国奶粉一定好?奶酪怎么选?这些乳品知识你要懂
文字
徐妍斐
图片
新民网、网络
编辑
沈伟锋
周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