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三节肠梗阻
一、临床表现
1、腹部表现:症状有呕吐、腹胀、腹痛与排气、排便停止。症状的出现与否及症状的轻重与梗阻部位的髙低相关。体征有腹膨隆、肠型、蠕动波、腹压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减弱、消失或亢进。
2、全身表现:脱水、发热、休克、白细胞升高等。
二、治疗
1、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病因有肠粘连、腹疝嵌顿、肠套叠、肠扭转、肠肿瘤、肠结核、肠蛔虫团、粪块等。
(1)肠粘连:宜加减润肠丸(验方)。
加减润肠丸:
升麻6g当归尾12g桃仁12g牛膝30g虎杖12g酒大*3g通草3g水蛭10g*芪30g皂刺6g
(2)肠套叠、肠扭转、粪块梗阻:宜诸承气汤。
(3)肠蛔虫:宜新方乌梅丸(验方)。
2、动力性肠梗阻
(1)麻痹性肠梗阻:多见于腹部手术之后、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和电解质紊乱等,肠鸣减弱或消失。先宜启动肠鸣(参本篇第四章?便秘),再进新加*龙汤。重症宜胃肠减压。
(2)痉挛性肠梗阻:宜六磨汤,可合四逆散,宜重用芍药甘草汤(即验方解痉汤)。
解痉汤:
沉香9g槟榔15g乌药9g木香9g枳实30g(上五味食醋浸半小时)大*3g(后下)柴胡25g白芍30?60g炙甘草6?24g
3、血运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
易发生肠管穿孔、坏死、休克,死亡率高。宜早作外科处理,以下情况应疑绞窄性肠梗阻:
①发病急骤,腹部绞痛剧烈,疼痛常呈持续性或伴阵发性加剧,腹痛不因呕吐而减轻。②呕吐出现早而且频繁发作。③有腹膜刺激征或有固定压痛和反跳痛。④腹部有局部隆起或可触及孤立胀大的肠袢。⑤呕吐物为血性或有粪臭味或排血便或腹腔内血性液体。⑥早期出现全身性变化,如脉率增快、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休克。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明显,多见代谢性酸中*。⑧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肠梗阻的治疗,一为中药或手术解除梗阻治疗,二为病因治疗,三为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包括以下五方面:
(1)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包括足量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与足量补钾,尤其是低血钾,加重腹胀,甚至诱发肠麻痹。若进峻下通腑中药,更易发生低血钾。
(2)营养与支持:可用静脉高营养、补充维生素C和生脉注射液大剂量静脉滴注。《温病条辨》云:“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下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但倘能迅速有效地采取(1)与(2)的措施,但见阳明腑实宜下之证,频下无防,收效自速。
(3)抗生素的应用:肠梗阻时,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素,可引起全身性中*,严重的腹膜炎和*血症是肠梗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一般抗生素的选择主要是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为重点的广谱抗生素和对厌氧菌进行治疗的甲硝唑等。
(4)胃肠减压:可减轻呕吐与腹胀,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减少肠麻痹的发生。
(5)加强监护:包括禁食、吸氧、心电监护等。
第四节阑尾炎
证属阑门病,宜通阳明腑气而泻阳明火邪,方宜神效败*饮(验方)。
神效败*饮:
蒲公英蛇舌草紫花地丁红藤赤芍玄胡大*甘草
以大锅煎沸,一日数剂,不拘时辰,频服。腹痛止后,仍宜服药数日,不至复发。
第五节肠道寄生虫病
一、嘈杂、腹痛
《伤寒论》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所谓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乃指心下似痛非痛、似热非热、似饥非饥,亦即嘈杂。凡嘈杂欲食者,多太阴桂枝汤类方证;凡嘈杂不欲食者,多厥阴虫积乌梅丸证。此症舌多奇特,舌体晦暗不鲜,上多芒刺,苔灰白花剥者,便是厥阴虫积乌梅丸证真舌。
二、蛔厥(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
本当乌梅丸,然汤、丸均缓不济急,宜新方乌梅丸(吴俊清方)。
新方乌梅丸:
阿斯匹林0.3g*连素3片阿托品0.3g花椒15枚醋、水送药。呕者加姜汁一匙。
方从乌梅丸脱化而出,乃苦辛酸复法。以花椒、阿托品之辛(阿托品服后每见心悸、面红、口渴,故似肉挂、细辛),*连素之苦,阿斯匹林及醋之酸,苦辛酸相合,虫自安宁。
三、过敏
小儿身发痒疹、湿疹、紫癜、鼻孔作痒、肛门作痒、哮喘、反复外感咳嗽、气紧(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常因肠道寄生虫所致。先以过敏煎(柴胡、白芍、乌梅、防风、甘草),继驱虫。
四、疳积、懒*
腹中积虫,多见小儿疳积、成人懒*,尤以钩虫感染为甚。可伴善食易饥或异嗜。先宜八珍汤、*病绛矶丸、健脾丸消疳除积,再以驱虫。
其它如小儿夜啼、易惊、睡中磨牙流涎、颜面虫斑等,均属虫积,宜驱虫。驱虫之法,先用西药(肠虫清等),1?2小时后用一味大*煎下,体实者可用成药三*片下之,以待虫体、虫卵一泻而出。若驱虫诱发腹痛不休者,《金匮要略》云:“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其粉可以粳米粉,或代以山药粉。
第六节痔瘦脱肛
痔瘘脱肛证属魄门病,魄门属阳明大肠,主出,病则大便不下,或下血脱肛脱痔,法当通腑,或佐肃肺,或佐清胃,或佐升脾。
一、痔瘘
《丹溪心法?痔疮》云:“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醉饱交换,多恣自戕,以故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也……治法总要,大抵以解热调血顺气先之。盖热则血伤,血伤则经滞,经滞则气不运行,气与血倶滞,乘虚而坠入大肠,此其所以为痔也。”
(一)便秘
方宜开魄汤(验方)。或《兰室秘藏》秦艽苍术汤,药用:秦艽12g、防风8g、苍术8g、酒*柏6g、桃仁12g、酒当归4g、皂角仁12g、泽泻6g、槟榔3g、大*13g。水煎、空心热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不犯胃气。服药日忌生冷硬物及酒湿面大料物、干姜之类,如有白脓加白葵花头五朵、青皮9g、木香6g。又一方名秦艽防风汤,即上方以白术易苍术,去皂角仁、槟榔加升麻3g、柴胡3g、红花1g、陈皮6g、炙甘草9g。便秘甚者,二方可加生地、枳实、麻仁。
(二)痔核脱出、瘘管不闭:大便先硬后溏,或秘不坚,或无故(未食辛燥烈酒)肛灼便秘,或不秘不畅,故欲便不便,凡此种种均气虚之故,方宜补中通便汤(验方)。
(三)便血:方宜断红散(验方)加枳壳、防风、*芩。不愈加升麻。此症亦可用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云:“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又云:“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眺皆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故此方治白塞氏病等症见直肠肛周脓肿者亦效。又云:“蚀于肛者,雄*熏之。”于肛周脓肿亦可。
缓解期宜作痔瘘专科处理。
炎性肠病尤以克隆病常可出现直肠肛门周围病变,如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脓肿形成及肛裂等病变,勿作寻常痔瘘论,宜治原发病,方如乌梅丸。白塞氏病常可出现口、咽、肛溃疡性病变,亦勿作寻常口疮、痔瘘论,宜甘草泻心汤(重用生熟甘草30?60g)加减。
二、脱肛
脱肛多因脾气亏虚,方宜补中通便汤化裁,药用:*参30g、生白术30?60g、生*芪30g、升麻6g、柴胡9g、当归12g、枳实9g、泽泻9g、砂仁6g、*柏12g、乌梅3枚、炙甘草10g。《医林改错》*芪防风汤(生*芪g、防风3g,小儿减半,水煎服。)治“脱肛不论十年、八年,皆有奇效”。尤宜艾柱灸百会提之。
久病咳喘、汗出气短,乃肺气虚弱,魄门不固,宜补益肺气,上方去乌梅、枳实、砂仁,加炙紫菀、桔梗、五味子。
肾气虚弱,二关不固,宜补肾纳肛,上方去乌梅、枳实加五味子、菟丝子、肉苁蓉、山萸肉、熟地。
产后气血两虚,魄门不固,宜清暑益气汤加减,药用:*参30g、生白术30g、炙甘草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熟地30g、生*芪30g、当归12g、肉苁蓉30g、升麻6g、柴胡9g、葛根30g、泽泻9g、赤芍15g、川芎9g、神曲15g。
湿热阻滞,大便涩滞不爽,努挣肛脱者,宜东垣升阳除湿汤化裁。
加减升阳除湿汤:
羌活9g防风12g升麻9g柴胡9g苍术12g酒*柏15g木香12g*连6g龙胆草6g泽泻9g可加苦参、地榆、槐花之类。
脱肛可外治。外治薰洗法方用:银花30g、*柏30g、苦参30g、明矾12g、五倍子20g、乌梅20g。外治扑粉法方用:五倍子30g、煅牡蛎30g、*连15g、煅儿荼30g。
本病调护有四忌:一忌劳累,劳则耗气。二忌便秘,努挣肛脱,故宜时时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食疏菜,时饮蜂蜜水。三忌辛辣醇酒,滋生下焦湿热。四忌咳喘不治,久病则腹压增加,肛脱不收。
第七节肠神经官能症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起病大多缓慢,病程迁延多年,也有呈反复发作性的,临床表现繁多而复杂,但多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它症状,并且躯体症状与客观检查不相一致为其特征,常见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种类型。
1.运动障碍型
以腹痛及大便改变为主要表现。腹痛多位于下腹部,尤其是左下腹部更常见。有的病人腹痛主要局限于左上腹部,可放射至胸骨下及左上臂,临床上称为“脾曲综合征”,当局限于右上腹部时,则称为“肝曲综合征”。腹痛发作和持续时间不很规则,但一般多在早餐后发作,因进食或饮冷而加重,似与胃结肠反射亢进有关。肠鸣腹痛在排便、排气或灌肠后缓解,在人睡后消失。腹痛常‘伴有腹胀、肠鸣、矢气和大便改变。大便改变以便秘为主,多因结肠持续痉挛,推进性蠕动减弱而引起痛性便秘,故多伴里急后重。
2.分泌障碍型
(1)结肠分泌障碍:患者腹痛不明显,但经常或间歇性腹泻,粪便呈糊状,含大量粘液,有时呈粘液管型,粪质很少,粪便镜检大致正常,如禁食三日,腹泻症状可消失。
(2)小肠分泌障碍:多表现为水样腹泻伴脐周不适或阵发性腹痛和肠鸣亢进,可因情绪波动而激发。
3.混合型:多腹痛伴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患者多伴有心悸、气短、胸闷、面红、手足多汗、多尿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表现,女性常有痛经。
本病诊断应慎重,宜作仔细的问诊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为便于患者接受,可作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胃肠病或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
二、治疗
1、精神疗法:包括移情易性与暗示治疗。
2、药物治疗
(1)稳定神经功能
西药可用安定、谷维素等。中药可用加减百麦安神饮(验方)。
(2)对症治疗
西药可选用消化道动力调节药。以腹部绞痛、肠型为主者,可用六磨汤或鸡鸣散;以痛泻为主要表现者可选痛泻要方合《兰室秘藏》升阳除湿汤(苍术、柴胡、羌活、防风、升麻、神曲、麦芽、陈皮、泽泻、猪苓、炙甘草),以晨泻为主要表现者可与升阳除湿汤加香附、郁金、山楂、茵陈;以便秘为主要表现者,可选六磨汤;若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者,腹泻因清阳不升,便秘因阴津不下,宜调阴阳,阴阳调和,胃神乃安,方用《兰室秘藏》和中益胃汤(苏木3g、藁本6g、益智仁6g、熟地9g、炙甘草9g、当归12g、柴胡15g、升麻15g)。《兰室秘藏》载本方“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常泄,若不泄即秘而难见”与本病甚合。方以熟地、当归养阴,以益智仁温阳,藁本、柴胡、升麻升阳,柴胡调气,苏木和血,实为调理阴阳之妙方。又云:“在后传为湿热*,下擗红血,腹中微痛,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中之下得之,按之空虚”。故本方又为治疗肠结核之妙方。
無門醫述宗旨:
光大创新,发扬国粹;
传道解惑,有教无类。
医乃仁术,非真不传;
团结友爱,止于至善。
無門醫述是全球最大的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