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竹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专项整治任务,结合实际,集中开展“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专项整治,切实打破发展“玻璃门”“旋转门”和“弹簧门”,消除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营造让投资者放心、经营者安心、办事者舒心的干事创业氛围。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民营经济增加值.9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一、优化服务环境,打破发展“玻璃门”。一是打造区域优良*务环境。深化行*审批制度改革,公开发布项目推介清单,对民间资本实行“非禁即入”和备案管理,建立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承诺制、容缺审批制、委托审批制,开放“绿色通道”,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目前全县“最多跑一次事项”达项,办理备案项目仅需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办理时限提速70%。二是打造区域优良法治环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自由裁量权使用,严厉打击涉企犯罪,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在立案前、庭审前、庭审后适时组织调解,避免民营企业因长期诉讼陷入经营困境。目前,受理涉及民营企业案件件,调解撤诉件,为“川东电缆”挽回经济损失万元。三是打造区域优良人文环境。进一步营造尊商、重商、亲商浓厚氛围,打造“亲”“清”*商关系,大力培育以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法人治理制度、管理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新型企业制度,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培养新时代民营企业家队伍,并根据实际需要给予适当*治关怀。目前,全县共有19户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家当选县级及以上人大代表33名、*协委员58名。
二、优化*策支撑,打破发展“旋转门”。一是绘制*策蓝图。依据“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意见20条*策措施”,结合大竹实际,出台《大竹县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十五条措施》,围绕企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市场拓展”三大重点领域,从入园集聚、提档升级、市场建设等23个方面,细化财*、税收、金融等26条具体支持措施,明确具体奖补资金项,单项最高奖励达万元。二是打通发展堵点。出台《关于县级领导联系挂包“1+1+4”产业重点工业企业及重点产业项目的通知》,按照“县级领导+责任部门”的模式,县级领导及责任部门分别挂包各重点企业,深入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帮扶。目前,50户规模企业纳入县级领导联系目录,共帮助解决61个急难问题。出台《大竹县民营经济目标绩效考核办法》,把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纳入目标绩效考核,不定期对相关职能部门*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全面杜绝“中梗阻”现象发生。三是破解要素瓶颈。采取财*贴息、规费减免、*策性融资担保、土地“双挂钩”项目及高校现场引才、组织“双选会”等方式,着力破解资金、土地、人才三大要素瓶颈,促进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目前,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万元,小微企业普惠性*策减税1.亿元,拍卖、挂牌商住和工业用地出让4宗.亩,引进高新人才余人。
三、优化项目落地,打破发展“弹簧门”。一是抓实园区建设。坚持高标准推进“1+3+10”一区多园多点布局,按照“1+1+4”产业发展定位,以市县共建、*府修建、企业自建等方式,抓好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同步规划公租房、餐馆、超市、酒店等生活配套设施,切实推进园区发展集群集聚。目前,大竹经开区创建成省级经开区,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跻身年全省个重大项目。二是抓实企业培育。依托省级大竹经开区、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四川体育产业园区“三大产业承载平台”,瞄准“三类强”和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加大招引培育力度,推动电子信息、体育产业、机械制造、能源建材、轻纺鞋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签约华为智慧城市、江西正邦、海螺水泥、蓝润集团等“三类强”项目4个,°、香港天宝等上市公司项目落户建设并投产,川环科技成为达州市首家上市公司。三是抓实引缺补链。按照产业链“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先引大项目再引配套企业”和“先引配套企业再引大项目”双向发力,着力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强力催生新业态、构建新链条、增强竞争力,促进项目抱团入住。目前,大竹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从无到有、从小变强,手机产业的7大体系已有5大体系实现企业引进,竣工投产中科智联等项目8个,开工建设OPPO检测中心等项目19个,洽谈对接项目39个。
中共大竹县委组织部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