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65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肠梗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
结果:65例肠梗阻,其中完全性22例,不完全性43例;绞窄性为4例;肠肿瘤22例,肠扭转16例,腹内外疝5例。CT显示梗阻点位于小肠31例,结肠23例,小肠结肠均有11例;梗阻近段肠腔扩张,而远端肠腔萎陷;扩张的肠腔内可见气液平。靶征、鸟嘴征、缆绳征等具有诊断价值。增强后梗阻段肠壁异常强化。
结论:螺旋CT可以判断有无急性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病因以及是否绞窄,是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肠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腹部立卧位平片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方法,但是腹部平片正确率较低40~80%,除了诊断肠梗阻的有无或肠梗阻的高位或低位以外,对肠梗阻的其他要素(如梗阻点、病因、是否绞窄)往往无法明确。CT具有很好的空间分辨率,对急性肠梗阻的所有要素几乎都可以明确诊断。本文通过对本院65例急性肠梗阻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价值。
结果
本组病例,梗阻点位于小肠31例,结肠23例,小肠结肠均有11例;急性完全性肠梗阻22例,不完全性43例。手术证实为绞窄性4例。梗阻原因:肿瘤性占位22例(其中1例为结肠肿瘤伴穿孔、肠间脓肿及复杂粘连),肠扭转16例,肠粘连8例(其中一例为粘连伴扭转,一例为多发复杂肠粘连),腹内外疝5例,回盲部炎症4例,肠套叠3例,胆石性肠梗阻3例,结核及Crohn氏病各一例,急性肠系膜血栓伴肠麻痹1例,肠系膜转移和粘连1例。
CT表现:
1.肠壁、肠腔的改变。
梗阻近段肠腔扩张,而远端肠腔萎陷,扩张的肠腔和萎陷的肠腔之间出现“移行带”。“移行带”内可见肿瘤22例、胆结石3例〔图1、2〕、炎性包块4例,肠壁多发增厚伴管腔狭窄2例,也可以发现不了实质病变(8例)。肿瘤性肠梗阻,“移行带”可见肿块性软组织密度影或肠壁不规则增厚,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3、4〕。扩张的肠腔内可见气液平。肠腔也可以呈串珠状改变〔图5-7〕,形如糖葫芦。16例肠扭转的病人在扭转的部位肠管均可现“鸟嘴征”(beaksign)〔图6〕。肠壁增厚水肿,增强后表现为“靶征”(targetsign)〔图5〕。增值性肠壁增厚,肠壁全层增厚强化,肠壁周围血管扩张,垂直于管壁,形成“梳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