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鸣:日大选现乱象 参选人极力拼“右”
凤凰卫视12月14《正点新闻》节目播出 郭一鸣:日大选现乱象 参选人极力拼 右 ,以下文字实录:姜声扬:好,郭先生,我们看到自民**魁前首相安倍晋三预料会赢,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的悬念。但和以往不同的就是日本的*坛,无论是朝野的两大**,还是其他的第三势力,包括日本维新会,似乎大家都在比拼,谁更加走右派,更加走右的路线。对于日本*坛这样的一个趋势,您自己有什么样的观察?郭一鸣:我最近看到日本的一些舆论,包括日本本身的一些学者,还有一些这个中国旅居日本的一些学者,都对这场选战评价很低。甚至有的日本的学者,形容现在日本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说现在两个大的**,最主要的*治力量,*治*坛在角逐的时候,没有他提出竞选的纲领,整个选举的这个焦点,都跟民众、跟这样国家所需要的那些方向都不对焦。就是说事实上现在这个国家,日本最重要的是经济问题,是经济低迷了20年以后,如何走出这低谷的问题。但是*客恰恰在这些方面,没有端出让民众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让民众可以认可的这样一些治国的纲领。反而在*治倾向,尤其是在外交,在对华的立场上,在比拼谁的更 右 。所以认为这是很痛心,日本的学者这么看,一位旅居这个日本有二十几年的一位中国的学者也这么看。我觉得日本这样的一场选举,跟日本目前的这样一种经济状态,其实也是互为因果。因为一直都在几乎从自民*到民主*都在想尽办法说要救经济,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拿出有效的方法。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根据统计数字,最近的6年已经换了6任的首相,即将选出来的是6年内的第7任首相,就是谁拿不出一个方法来。所以这一次的选举,其实我想日本的民众,一、可能没有对这次的选举不抱太大的期待,另外这样一场选举,甚至还会把整个社会这种气氛,带到一个不正确的一个方向去。比如说比谁更 右 ,一旦如果这种右倾的势力右倾的这样一种民意,被带领出来以后。事实上你比如跟中国也好,跟韩国也好,一旦这些国家就是你周边的这个最主要的两个邻国,包括最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如果关系搞僵了,对经济就不好了,所以这事情会恶性循环。这次看来,这次选举,我看这个日本的民众确实不是很看好。姜声扬:日本的经济走下滑20年、30年,或者日本民众现在碰到的焦虑,*客拿不出任何的好的方针,这是它日本国内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就是中国它经济起飞,它变得更加庞大,无论*事、经济、社会*治等等方面,它这个是大势所趋,没有办法阻挡。日本怎么样去看中国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没办法去看。您认为,不光是日本,日本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其他的周边国家也可能会在中国不断庞大的情况一下,也开始有焦虑感,当然日本是最明显。所以您认为,北京在对外交工作方面需不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评估?因为中国它越来越大,它必须要认识到它不能够在忽略自己在这个地区的地位,乃至在全世界的地位。所以在和过去的外交*策相比,在未来,在照顾到周边国家的情况之下,有不需要做任何的调整?因为如果日本越来越往右,越来越反华,这样的一个日本也不是中国所乐见,不是嘛。郭一鸣:当然,中国现在已经跟过去的,所谓的这个低调的那一种风格韬光养晦,这样的一种做法,已经不同了。现在事实上中国是在搞大国外交,现在是在做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国外交。起码我们在这个地区事务,不要说全球事务,全球事务当然现在又是金砖五国,又是那个20国集团等等,中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但是起码我们在亚太地区,在周边这些地区,中国的力量,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是你想自己想掩盖也掩盖不住,你的经济力量,你的*事力量等等。所以这些都要中国在作为一个大国外交的时候,应该有多种多层的艺术。这种艺术里面,不是一味的软,也不是一味的硬,应该有多种做法。姜声扬:软硬兼施。郭一鸣:你像美国的大国外交,他主要是两种。姜声扬:哪两种?郭一鸣:一种,就是他的*事,*事力量,他的11个航母的战斗的群。另外一个他的软实力,软实力里面有分两种,一种就是他的美元的,美元的这样一种影响力,还有就是美国的所谓的他的文化,美国的所谓的民主,人权,这样一种概念,所以他所以过去他搞人权外交。中国也应该在做,起码我们在做大国外交,其余大国的话,目前来说,我们也应该有硬有软,而且硬软里面,我们应该有多个层次。譬如说你刚才讲的对待日本,跟咱们中国有恩恩怨怨的这样一个国家,就应该有多种说法结合,外交的,甚至包括一些强硬的一些姿态。最近这样一个这个钓鱼岛的问题,那你就是当然中国就要采取一些。因为你面对的不仅仅是日本,全世界都在看,南海的国家也在看,中国的民众也在看。所以,我觉得中国必须要有一个全套的一个考量,一方面不能够作出玉石俱焚的那样一种做法,零和游戏,当然就不好了。但是又不能够,尤其像日本这样一个国家,日本这个民族很独特的,他就是什么,他欺负弱者,但是他尊敬强者。所以中国必须告诉日本,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一不是一个弱者。日本人到现在为止,他们仍然整个民族的心态,都没有调整过来,他仍然不承认中国是一个强国。所以在这个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中国是要对日本这种外交,尤其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确实是不是那么简单应该有一个全盘的考量。未来的日本的首相,无论是安倍晋三 我们看到安倍晋三口风也在稍微在往下降,也在调整 无论是安倍,或者是这个野田,当然现在安倍的可能性应该说更大一些。我想都要中日双方都要坐下来,也许新的这个首相上来,是一个奇迹,如果说日本一味的用强硬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话,那恐怕对整个对日本国家的利益来说,我觉得是非常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