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广西大健康产业峰会”于11月7日-9日在广西省南宁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汇集大健康产业发展力量,携手共建壮美广西”。医院执行院长李定纲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定纲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是一个不参与国际医疗产业竞争的大国,中国的旅游输出是第一,中国的旅游输入是世界第二,中国在全球亿美金的医疗旅游产业大蛋糕中,中国几乎是0,不到1亿美金,这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一个未开采的金矿、富矿、钻石矿。
他同时表示,中国医院,不参与国际医疗,中国上市公司的医疗产业们不参与国际医疗,所以导致今天中国的医疗产业国际化是0,这是一个让企业家,可能还没有认识到的一个新的机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定纲:今天我非常荣幸来参加这样一个论坛,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肿瘤多元化的技术时代,我们的临床医生应该如何思维、如何去治疗病人,以人为本,最终怎么把病人的病治好。同时,可能这种新思维会带来一个新理念,或者是新业态,在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是不是需要一种智慧型的一个创新型的思维来做整合医疗、做个性化医疗。在这个基础上,把人的病治好了,可能才能够达到精准治病这样一个医生的目标。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多元技术时代对中晚期肿瘤精准治疗的探索和思考”,很多是我们工作当中的一些案例,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肿瘤现在的高发趋势,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伴随着老龄化,中国不是世界上肿瘤最高发,居于全球多个的中间地带,我们的发病率还低于全球的平均发病,遥遥领先的是那些已经发达的国家、已经老龄化的国家,这个概念大家先搞清楚。
我们现在的发病率,大家看标化的发病率,中国现在是每10万人有人,全球的发病率每10万人是.3人,我们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癌症的高发趋势已经到来,而且可能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美国是在战后,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把癌症从高发降到平行,现在缓慢在往下降。这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然现在的新技术多了,可能会让我们少走弯路。
理论上讲,一个肿瘤在它只有毫米级的时候是可以发现的,它如果在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可以无限的生长。理论上讲,可以长到一千公斤,但是不可能,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公斤级的,说这个人长了二公斤、三公斤。真正我们见到的那种良性肿瘤能长到几十公斤,一般的恶性肿瘤长到一公斤左右,人基本上也就没有了。因为它全部都转移了,人体的机体也衰竭了。
一个小*豆、绿豆大的1克癌组织,从细胞上来讲有十个亿癌细胞,当它长到克、一公斤级的,实际上它是有一万个癌细胞,这个数量级我们应该搞清楚。所以我们晚期病人为什么不好治,如果是一个早期的病人,只有10克、20克的癌细胞也就百万级的癌细胞,一切全部切干净了,还残留百级、万级微量的免疫系统把它清除掉了。
当你由于没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入到中晚期,这是中国得癌症的一个常见现象。中国跟日本不一样,中国和日本只一海之隔,日本都是早期,日本80%是早期,中国跟它反过来,中国80%都是晚期。中晚期,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就是“早治,事半功倍;晚治,于事无补”,不管他是领导级,还是VIP级,不是钱的投入问题,肿瘤的数量太大。一会儿给大家看,一般都是长到一公斤以上,在这个时候它的复杂性就急剧地加大,因此处理起来成本很高、技术难度很高,需要多元技术手段的整合,需要医生的智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原来肿瘤治疗其实很简单,手术、化疗、放疗,就这三样,我们叫老三篇。原来的诊断是是靠病理诊断、细胞诊断,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诊断从病理诊断进入细胞诊断、进入到分子病理阶段,它还需要基因的检测、功能医学的检测、免疫的检测,它的治疗从原来单纯的手术、放疗、化疗,医院基本普及的这个技术层面,我们叫1.0版本,医院技术在1.0级版本,医院也接近在1.0到2.0的转型,但是现在的治疗体系是4.0版本,或者说我们从1G、2G、3G、4G,现在进入5G,这个代次大家要搞清楚。你可能找到一个1.0的医生,他可能就会用1.0你给看;你要找到4.0的医生,他可能会用比较先进的多元技术体系来给你看病。
大家看到现在的治疗,除了手术、化疗、放疗,传统的三大件以外,现在免疫治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射频消融、微博消融、超声消融、冷冻消融、纳米刀、热消融、热疗、血管微创介入、质子、重离子、中子、伽玛刀、手术机器人,以及营养治疗、人文治疗和康复治疗。现在是一个体系,但是在这样一个信息量、技术体系这么庞杂的一个新时代,你如果只会一样,你可能就是在一个孤岛上在治疗晚期病人,那很难。
因此,我们这十几年一直在探索,个性化多学科的整合治疗。首先要整合1.0的,然后把我们超1.0的,传统中医中药也要加上,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管在中国什么病人,他真是得病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相信中医的,他没病的时候可能还在那儿喷中医,但是他在有病的时候,甚至很多很有钱的人不惜去找巫医、江湖医生,这是中国的文化现象。我们需要这些消融的治疗,聚焦的治疗、基因的治疗、细胞的免疫治疗、疼痛的治疗、机器人的治疗,现医院,中子的治疗,以及质子、重离子这些最新一代技术。质子治疗,实际上现在应该已经进入到3.0版本,第三代,小型化,现在迈盛(音)就在这个领域走在了前面。
早在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记者采访过,我当时就提出整合医学与个性化治疗,后来免疫细胞、免疫治疗在蓬勃发展。目前,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医学背景的多不多,如果有,你可能比较好理解;如果没有,你问问你周围的朋友,当他们得了肿瘤的时候,他们检测没检测免疫,免疫功能医院不测免疫功能,但是医生可以告诉你,“你看你都得癌症了,肯定免疫差”,我要反问医生“你测血压了吗?你就说他有高血压病,你测了血糖了吗?你就说他有糖尿病?”但是你没有测他的免疫,你就信口说他免疫功能低下,低下,低下在哪里?免疫系统,我们和中科院十年合作,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做了十几年,就查免疫,很便宜、自费,不进我们医保,它是属于4.0的新技术,一千块钱。医生你要有个知识,你跟病人建议一下,他的免疫功能就能查到。
大家看这个图,这两个都是胰腺癌的晚期病人,找到我就是要做基因治疗、免疫治疗,恨不得今天住了院就开始做,我说你检查一下,当时的免疫报告是3天以后出,3天以后就隔了一个周末,星期四他进院,星期一我上班去查房,一推门病房空了,值班护士说凌晨三点钟病人死了。所以,这种免疫指标让我们看到,病人当他免疫衰竭的时候,他活的生命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报告还没来,病人就死了,所以像这种病人他已经没有了治疗的机会,免疫已经衰竭和崩溃。我们现在的医生都知道心衰、肺衰、肝衰、肾衰,甚至做血液病也知道骨髓衰竭,但是绝大多数医生不知道免疫衰竭,因为它没有量化的指标。所以这一点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以后家里人、朋友,如果有各种疾病都可以去查一下免疫指标。但是话说回来,医院不会查,第一没机器、第二没试剂、第三也没人会查,查出来之后也没人会读。因此,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如果你会这一套,可能你的知识结构上会比一般的医生要领先。
现在是基因检测的时代,可能大家听说体检公司都在做基因检测,我们肿瘤医生更要做基因检测,目前做的是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技术都有,价格下不来,所以价格就定位在二代技术。二代技术是十年前10亿美金的一个基因测序。经过十年以后,让它转化转化再转化,价格降到美金。目前,这三年美国人要想把它降到美金以下。这样它就可以普及了。在这种低水平、低价格的情况下,就可以进入医保,医保永远是低水平、低价格、广覆盖,它不可能提供高价格的。
这里我们要做基因检测,我们发现几百个基因当中找到2个基因,这医院,也做了一大圈治疗,最后这2个基因就给病人一个精准治疗的机会、给了病人第二次生命。这些都是检测的,后面讲。
现在最火的是PD-1,免疫治疗。PD-1一定要查TMB这个肿瘤突变复合,这个数值如果在20以上,病人用这个药就有疗效。而如果达到这个数值的,一般来讲不超过20%-30%,所以一个新药,这个阳光已经灿烂,可是它只能照到边边角角的百分之二三十的病人。这些病人怎么就知道它能用呢,必须查基因,基因才能为他提供一个精准治疗的靶点,没有这个靶点你举起弓箭来向哪里去射呢,一定要找到目标。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治疗,其实我原来是外科医生,到美国学的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回国以后还得开刀,因为开刀是基本职业。所以当时的治疗,可以跟给大家看,这个病人一个先发现直肠癌,3年给他做了手术,到七年以后癌标又高上去了,以为是直肠癌复发,全身找了半天,没找着病灶,最后一查乳腺,乳腺上有一个2厘米不到的一个小的肿瘤,最后给他切了,到现在他还健康的活着。也就是说,早治的不病人、早发现的病人,成本很低,术后连化疗都不用。如果晚治,你全套的东西都上去了,对病人来讲也没有太大的帮助。
这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病例,是部队的一个老干部,年出生,得病的时候是79岁,肺癌、两肺都是,纵膈转移、肺内转移,的医生说你这个没什么办法,家里的意见是希望能延长生命,但是不能受罪,不受罪就不能用化疗,也不能用放疗,也没有手术机会。最后我们想了一个办法,这是十年前,我们给他一个设计方案,把他大的病灶,占肿瘤80%-90%病灶用微创切掉,切掉以后把他的癌组织保存下来,像冻存脐带血一样把它冻存在生命银行里,这是十年前。冻完以后,他出院以后抽他自己的淋巴细胞,用他的肿瘤的抗原和他的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把抗原加载在他自己能够有效攻击癌细胞的淋巴细胞上。他每年做一次,连做三年,等于给他做了一个肿瘤的疫苗加上一个免疫治疗,没有做任何治疗,吃了一点中药。到现在老人家还活着。最近美国文献登载,用肿瘤疫苗加上免疫治疗,不但可以有效治疗肿瘤,而且还可以抗衰老。所以这个老同志、老首长到现在还健在、还活着。
这是一个土耳其的病人,因为我们在中国最早开展基因治疗,是世界最早的,因为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癌症的药是深圳赛百诺公司研发的,一旦一个国家有了新药,不论是在韩国、日本,还是美国,会有很多需要这个新药的病人蜂拥而去。中国就是由于长期没有新药,当3年10月16日,这条消息在全球科技网站发布以后,很多病人要到中国来寻求P53基因治疗,所以我们就在那个时候,一不留神就走向世界。
医院医院,在那儿建立了基因治疗科。当时我们病房里没有中国病人,中国病人住不进来,全部是老外,就是一个新技术就拉动了一个新的学科。我本人就由一个外科大夫华丽一转型,转身就变成了一个让全世界都知道的基因治疗外科大夫。为什么?肿瘤长在那儿、基因打到那儿,一般的医生做不了。这是一个挑战。内科医生就会开一个医嘱,护士去打针,但是这个药不能打针,打静脉没用。打静脉之后进到血里面,95%都在肝脏滞留了,除非你得肝癌,对肝癌有用,对其他的癌无效。所以肿瘤长在头颈部,我们就在头颈部打;肿瘤长食道我们就在食道镜下打;长在胃里,我们就在胃镜下打;长在膀胱里,我们就在膀胱镜下打。总之,肿瘤长在那儿,我们追着肿瘤打,而疗效就好了。而那些不采用这种方法,基本上都说“这个药无效”,所以一个很好的国产药,到今天所有的基因新药学界已经有二千多个新药在FDA备案,目前批准的应该有13、14个左右,中国领头羊、先驱者的地位全世界都承认。
这个病人来了以后就寻求基因治疗,但是我们发现它的肿瘤很大、很多,不是基因治疗就能一下子全解决的。他是直肠癌,直肠癌化疗,化疗以后复发,复发以后长在肝上的。大家看到这两个大亮点,左侧一个巨大的,跟拳头这么大的一个大团块,右肝加上肺转移,是多发的肠外转移。用了所有的化疗,所谓把西方、欧洲的标准化治疗都用了,他无效,希望寻求一个中国的治疗(分按),中国的治疗我们就给他加上了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的新药、靶向药治疗、全身化疗,免疫当时没有细胞治疗,只有免疫增强剂,我们用中药,然后我们用冷冻,用海扶、用腹腔热疗。
大家看,肝上这么大一块,我们用还辅导高能超声聚焦刀,中国原创,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医院不用,中国创新的医疗技术和医院,所以作为投资医院去扯,大医院不缺病人、不愁市场,它做的都是最早期的病人。早期,大医院资源优势做早期病人。医院、医院会要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呢?因为它接到的都是难治的病人。中国现在是反了,中国最简医院,最复杂的病人都回了老家、医院、医院。所以,以后我们在医疗市场的构建上,可能要重新寻求新的定位。医院的事,它有优质资源就做优质资源的事,医院的事,要差异化。
大家看到,这个我们就用国产的海扶刀把它打碎了。大家看,我前面为什么要讲一公斤呢?这个切下来就是一公斤癌,那就是一万亿个癌细胞。我们现在把打成这样,我可以说它可能只有20%,就把万亿级的癌细胞的负荷量打到千亿级。而且像肺上这个,用亚氦刀超低温冷冻,冻完肿瘤就没有了。三天以后做,PET-CT复查,肿瘤就没了,这样肿瘤的负荷就大大降低了,肿瘤的负荷降低了,他一万亿个癌细胞都能活着,能坐飞机来北京,一千亿个癌细胞理论上来讲他应该活的更长,所以他又活了三年。作为一个外国病人到中国来看病,也不容易。
这是一个土耳其的病人,是一个胰腺癌,这个胰腺癌非常晚,晚到什么程度呢?胰头、胰体、胰尾,全胰癌,胰腺癌是癌中之王,全胰癌是胰腺癌里的王中王。所以这个病人很晚,而且伴有肝脏的转移和肺部的转移,多发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我说了多元技术时代必须要做多元化的技术整合,用鸡尾酒疗法来治病。当年鸡尾酒疗法在90年代末风行全球,是中国的一个教授,叫何大一,洛克菲勒大学的,现在他还在那里。他提出,你有90多个抗艾滋病的新药,为什么艾滋病人死的更快更多?单药没戏,但是有这么多药,已经形成一个药库,是不是需要有一个神农尝百草的人,有一个能够按照君臣左使(音)会配方的人,最后用西方的哲学去说服他们,这叫鸡尾酒疗法。中国叫君臣左使配药方,单药不行,一根人参能治什么病呢?可能会治一时,但是很多病它是治不了的。所以我们就把这些疗法配上了,配上以后,病人来中国治疗三次,治疗的结果:胰头的肿瘤缩小了,胰体尾的消失了,肿瘤的整体负荷量下降了,肝转移消失了、肺转移缩小了。
我说了,把大癌变成小癌,把不能切除的癌变成能切除癌,这样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下让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长。
这是一个马来西亚的病人,年就得到了乳腺癌,因为她没结婚,所以拒绝手术、聚焦化疗、拒绝放疗,只糊中药,她家里有中药公司,用自己研制的中药自己糊上。糊上以后,大家看乳腺烂了,一公斤癌,到我们这里来求医,我们给她一个综合治疗方案,用基因治疗、有化疗、用单抗治疗,还用中药、热疗等等。大家看,随着我们治疗周期的延伸,病人肿瘤愈合了。她到底是真愈合还是假愈合?大家看到治疗前PET-CT显示,一个巨大的黑团,一公斤以上的肿瘤。四个周期以后缩小成百克级的肿瘤,六个周期以后再查没有肿瘤了,直到今天这个病人还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经营着她的美容店。
所以现在的国务院副秘书长,当时北京市副市长专门到我们那里去看一些外国病人的时候,那时候给她献过花。
这是一个90岁的老人,今年92岁了,90岁的老医院会收你,医院出来的,我会找医院、医院,在那儿好好的养一养,医院都去过了,查了很多指标都高,诊断是胃的恶性肿瘤,四期了,淋巴结转移,腹腔多发转移、肝转移、结肠转移,这么一个肿瘤。家里说不许用化疗、不许用放疗,他也开不了刀,让他只要不受罪就行了,这个要求一句话,但是很难达标。
我们给他的各种检查当中,检测到肿瘤突变负荷是一个中表达,四十五点几。这样这一个基因的检测,自己花费了一万块钱检测出这个报告,这个报告是他儿子给他母亲做的检测,给了他母亲一个救命的机会。我们给她做了现在的K药只要、NK细胞治疗和中药,就这么几样,联合起来治疗,肿瘤的指标降到了征尘。非常好,现在还健康的活着。
这是一个艺术家,得的是直肠癌,医院、医院都看过,给他做了放疗,放疗以后这个肿瘤越来越大。我们看他肿瘤的情况,肿瘤的诊断是什么直肠癌姑息切除术后、放化疗后盆腔、腹腔转移,膀胱转移、骨转移、骶尾部软组织转移,乙状结肠造漏术后肠梗阻,并且骶尾部肿瘤破溃感染,非常得晚。医院给我们转过来的时候就说,家属就希望找一个能休息地方就行。我们发现他有基因,这个基因很关键,所以给他进行了治疗。一公斤以上的肿瘤,我要讲的是这么大的肿瘤,最后今年4月份没了,从去年3月份到今天历经了14个月的艰苦的战斗、治疗,所以现在病人情况很好。每个医院来复查。
这是一个60岁的老人,发现了一个高度恶性的印戒细胞胃癌,切不掉,也是长了确实切不掉,这样的病人怎么办?把不能手术变成手术,这需要高超的临床经验和临床思维。这个病人有一个幸运的地方,他得的是胃癌,可是他身上找到了一个治疗乳腺癌的基因,这只有10%不到的消化道肿瘤会发现乳腺癌的基因,用他山之石去攻玉,用乳腺癌的抗癌药给他治,治疗以后肿瘤明显缩小,最后我们把它切除了,到现在病人还很好的活着。在没切除肿瘤之前,指标老是降不到正常,切了肿瘤指标完全正常了。
所以跟大家分享几个我们的临床实践,我是这样认为,你能把最复杂的、最难治的病人治好的时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感。同时反过来这种经验、这种数量的积累形成了一种我们新的多元技术的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的一个新模式。
这就是告诉大家,在7、8年的时候是外国病人来的最多的时候,现在已经有一千多个老外,来自世界上40多个国家。
这里面顺便强调一句,因为在座的投资人很多,中国是一个不参与国际医疗产业竞争的大国,中国的旅游输出是第一,中国的旅游输入是世界第二,中国在全球亿美金的医疗旅游产业大蛋糕中,中国几乎是0,不到1亿美金,这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一个未开采的金矿、富矿、钻石矿。但是大家知道,中国医院,不参与国际医疗,中国上市公司的医疗产业们不参与国际医疗,所以导致今天中国的医疗产业国际化是0,这是一个让企业家,可能还没有认识到的一个新的,因此,新技术一旦进中国,凭什么,我告诉大家就是3年10月16日中国的基因新药今又生批准以后,大批的外国病人找医院,全是老外,所以我们的团队已经锻炼出来。
所以我们的文章作为去年春节的给中国的一个特刊,中国的基因治疗,全世界瞩目,在全世界只有中国做的至今为止4万例,用中国自己的产品,今又生肿瘤治疗的病人,而且没有*副反应发生,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这是让外国人没有想到的,所以牛津大学给我们科挂了一个合作的牌子。
最后跟大家讨论几点,中国有句老话“好医、好药、好疗效”,现在我们给它延伸一下,因为是多元技术时代,好医、好药、好技术,好设备,最终要有好方案,才能有好疗效”,方案就是顶层设计,不是说一个穿白大褂的,你碰见他是做什么科的,你进去以后反正他也给你治了,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新的治疗模式,美国现在把它叫MDT。
其实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把前辈的开山鼻祖的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智慧财产、遗产都丢了。大家看年中国的几个专家,这是吴桓星中国放疗之父;金显宅,中国外科肿瘤之父;他们当时给总理写的报告,防控肿瘤的战略是什么呢?四点:第一预防为主,就是现在风行全球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实中国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提出来了。第二是中西医结合,这是中国的文化特色和技术优势。第三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后来在90年代末提出的转化医学。第四综合治疗,是本世纪初美国人提出来的MDT多学科治疗,他们整个比我们晚了30-50年,可是我们现在的医生拿着西方的“圣经”在这里读,读的都跑了调。
我们就是做的是MDT,就是多元化和个性化,所以我们是以系统科学为指导,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推动,以医学证据为检验,以整合创新为实践,以最佳疗效为评价,好医生一定要给病人带来好疗效,好医生的脑子里一定要不断地创造出智慧的方案。没有方案,光有钱、有设备,还是需要人。
所以,我们就把这些技术多元的整合起来,大家看手术穿透性强,覆盖面很窄,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肿瘤病人,加上消融、加上放疗,这样它的覆盖面就会增大,加上其他的治疗,整个就可以全覆盖,形成一个肿瘤的治疗闭环。
肿瘤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它的异质性、它不断的生长,发现以后治疗,治疗以后负荷降低了,耐药→复发→耐药→复发,最后到死亡。因此,现在需要在常规治疗和多元技术治疗的情况下,在它进入到肿瘤负荷最低的状态下,进行对肿瘤干细胞的免疫治疗,结合放化疗。
所以我的汇报就向大家讲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下面我们可以进行互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