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颈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及误诊分析1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http://m.39.net/news/a_5721214.html

第一节口炎

一、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球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

口腔黏膜乳白色斑块,不影响进食。

1.主要症状在唇、颊、舌、软硬腭及咽部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出血。

2.次要症状

(1)重症可蔓延到气管、肺等处,可危机生命。

(2)重症患儿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

3.误诊分析本病临床需避免误诊为细菌感染所致的溃疡性口腔炎。后者溃疡表面覆盖假膜,易拭去,患处疼痛,常有拒食、发热、周围血象白细胞增高等,病变部位涂片或培养可见致病菌。

1.主要检查

(1)血常规:基本正常。

(2)口腔白膜涂片镜检: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孢子。

2.次要检查

X线胸片:重症患儿可蔓延至呼吸道,可行胸片助诊。

1.治疗原则注意哺乳卫生,加强营养,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停止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加强饮食营养,一般不需静脉或口服抗真菌药。

2.具体治疗方法

(1)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

(2)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液,每日2~3次。

二、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Ⅰ型感染所致,1~6岁小儿比较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容易合并发生。四季均有发病,以冬季为多。

哭闹、流涎增多,拒食常为就诊的主要症状。

1.主要症状起病前可有发热,1~2日后口腔黏膜出现直径2~3mm的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成为*色溃疡,多个溃疡可融合。疱疹多在两颊、唇内及牙龈,亦可侵及舌和软腭等部位。可伴颌下淋巴结肿大。

2.次要症状可因疼痛剧烈而引起拒食、流涎、烦躁。局部淋巴结可肿大疼痛。体温一般3~5日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

3.误诊分析临床常见易误诊为此病的主要是疱疹性咽峡炎。后者多由柯萨奇病*引起,发生在咽部和软腭,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

血常规符合病*性感染表现。如继发感染,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治疗原则对症治疗为主,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

2.具体治疗方法

(1)注意饮食: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

(2)药物治疗

★局部可涂抹疱疹净,抑制单纯疱疹病*。盐酸吗啉胍(病*灵)10~20mg/(kg·d),分3次口服,有一定疗效。此外,还可应用西瓜霜、锡类散等,发热者可给予退热处理。

★疼痛严重者,可饭前予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

★可涂5%金霉素鱼肝油糊剂,每1~2小时1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有继发感染者可用抗生素。

三、溃疡性口炎

溃疡性口炎多为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

哭闹、局部疼痛明显,拒食,可有发热。

1.主要症状

(1)可因局部疼痛而有哭闹、拒食,伴有流涎增多。

(2)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境界清楚的溃疡。表面有灰白色或*色假膜。

2.次要症状所属淋巴结肿大。

1.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假膜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1.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对症支持治疗。

2.具体治疗方法

(1)饮食:食物以微温或凉的半流质饮食为宜。

(2)抗感染:如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例如:

青霉素10-40万U/kg.d,静滴,分2-3次。

头孢氨苄胶囊(先锋霉素IV)25-mg/kg.d,口服,分2-4次。

头孢唑林钠(先锋霉素V)25-mg/kg.d,静滴,分2—4次。

(3)局部用药:溃疡可用1%甲紫或5%金霉素鱼肝油或康复新液。

(4)止痛:可用2%利多卡因或0.5%地卡因局部涂抹。

第二节胃炎

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小儿多见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少见。

一、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的急性炎症。

急性起病,主要为腹痛、呕吐等,可有呕血或便血。严重者可有脱水、休克等。

1.药物及饮食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过冷过热饮食等。

2.应激严重感染、中*、创伤、窒息、休克、颅压增高等。

3.腐蚀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剂。

4.感染细菌及其*素等。

5.蛋白过敏性胃炎牛奶或奶制品。

1.主要症状急性起病,上腹胀、腹痛,嗳气、恶心、呕吐等,可有呕血或便血。

2.次要症状可伴发热、腹泻等感染症状,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酸中*。失血可致休克等。

1.胃镜必要时行胃粘膜活检及幽门螺杆菌检查。2.必要时行胃液分析测定基础泌酸量、最大泌酸量及胃液pH值。

1.治疗原则卧床休息,去除病因,清淡饮食,对症治疗,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2.具体治疗方法

(1)注意饮食: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可停食1~2餐,有消化道出血者可暂禁食。

(2)严重出血者,可予以下治疗方法:

★如血红蛋白(Hb)<60g/L可输血。

★西米替丁10~15mg/(kg·d),口服或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0.6~0.8mg/kg,每日1次,口服。

★内镜止血。

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引起胃黏膜炎症性病变。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与下列因素有关:幽门螺旋杆菌(HP)、十二指肠-胃反流、非类固醇抗炎药、饮食习惯、内因子抗体。

患者常以反复腹痛或腹部不适就诊,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

1.主要症状

(1)反复腹痛:多在餐后,性质部位往往叙述不清,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指脐周不适。可伴有呕吐、嗳气、腹胀、恶心等。

(2)腹部体征:常无明显体征,部分患儿可有腹胀、上腹或脐周轻度压痛。

2.次要症状

(1)可有食欲不振、无力、消瘦、贫血等症状。

(2)部分患儿可有面色苍*、舌苔厚腻。

(3)有消化道出血者可有贫血面容。

1.首要检查

(1)纤维胃镜检查与局部黏膜组织活检。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以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为佳。

2.次要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胃酸:多数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萎缩性胃炎胃酸降低。

★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杆菌(Hp):可取局部组织行涂片活检或者细菌培养。

(2)胃超声检查:无创、无痛、安全,但只具有参考价值。

(3)胃电图:只能检查胃的动力状况。

(一)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与Hp感染相关性胃炎首先行根除Hp治疗。

(二)具体治疗方法

1.饮食治疗养成良好规律的饮食习惯及生活规律,少吃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2.具体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

★餐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吗丁啉(多潘立酮),每次0.3mg/kg,每日3~4次,餐前15~30分钟服用。

★腹痛明显:①硫酸阿托品,0.01mg/kg,皮下注射;②普鲁本辛(丙胺太林),0.5mg/kg,口服。③山莨菪碱0.3~0.5mg/kg,缓慢静脉注射。

★伴有反酸者: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5岁:每次0.25g;>5岁:每次0.5~1.5g,均为每日3次。饭后1小时服用为宜。

(2)胃黏膜保护剂:①胶体次枸橼酸铋,6~8mg/(kg·d),分2次空腹服用;②蒙脱石散剂,每次0.5~2袋,每日3次。

(3)抑酸剂:适用于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伴有溃疡病、严重反酸、出血者。

★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为雷尼替丁,每日3~5mg/kg,每12小时一次或睡前一次服用,疗程4~8周;西咪替丁,每日10~15mg/kg,每12小时一次或睡前一次服用,疗程4~8周;法莫替丁,每日0.9mg/kg,睡前一次服用,疗程2~4周。上述三种药物中以雷尼替丁较好。

★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最后的步骤——壁细胞分泌膜内质子泵活性具抑制作用,可明显减少任何刺激激发的胃酸分泌,并对Hp有一定抑制作用。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0.6~0.8mg/kg,每日清晨顿服,疗程2~4周,溃疡大多数能愈合。

(4)抗Hp治疗:临床上对Hp治疗有效的抗菌药物常用的有:胶体次枸橼酸铋(CBS)6~8mg/(kg·d),羟氨苄青霉素30~50mg/(kg·d),甲硝唑15~20mg/(kg·d),替硝唑10mg/(kg·d),呋喃唑酮3~5mg/(kg·d),克拉霉素15~20mg/(kg·d)。由于Hp栖居的部位环境特殊性,不易被根除。单用一种药物不能取得较高的根治率,常需联合用药以达根治目的。H2RA和PPI与抗生素合用可提高抗生素活性。

推荐几种方案供参考:

★CBS4~6周+H2RA4~8周+1种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4周、甲硝唑2周、替硝唑2周、呋喃唑酮2周或克拉霉素2周)。

★CBS4~6周+上述抗生素中的2种。

★质子泵抑制剂(PPI)+2种抗生素2周。

★H2受体拮抗剂(H2RA)+2种抗生素2~4周。今后,还需不断探索新的Hp治疗方案,找出一些根治率高、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治疗方案。

治疗实施:

★初期治疗: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作为首选药物;硫糖铝也可作为第一线治疗药物,Hp阳性患儿应同时进行抗Hp治疗。

★维持治疗:抗酸药物停用后可用柱状细胞稳定剂、丙谷胺维持治疗。对多次复发、症状持续不缓解、伴有并发症、合并危险因素如胃酸高分泌,持续服非甾醇类抗炎药(NSAID)或Hp感染未能根治,可予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维持治疗。

第三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是因幽门全层肌肉肥厚、增生,使幽门管高度狭窄而引起的机械型梗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

进奶后喷射性呕吐,但食欲亢进,饥饿感明显。

1.主要症状

(1)症状:呕吐常为首发症状,典型病例生后2~3周出现进行性喷射性呕吐,多在进奶后10~30分钟,呕吐物不含胆汁。但患儿食欲亢进,饥饿感明显,吃奶有力。

(2)体征:常见胃型及由左向右推进的蠕动波,上腹饱满,安静时常在右上腹肋缘下与右侧腹直肌之间触到一可移动的肿物,即肥厚的幽门。

2.次要症状

(1)长期频繁呕吐,可致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长期进食不足可致营养不良、体重不增。

(3)少数患儿可有*疸。

3.误诊分析本病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可能误诊为下列疾病:

(1)幽门痉挛:多在生后几日即出现呕吐,不影响营养状态,体检不能触及肿物,X线无肥厚性幽门狭窄征象,解痉剂效果好。

(2)新生儿胃扭转:多在喂奶后尤其是移动体位后出现非喷射性呕吐,腹部查体正常,体位治疗可缓解。

(3)胃食管反流:呕吐物可含胆汁,钡餐造影及食管24小时pH检测有助于诊断。

(4)贲门松弛和食管裂孔疝:生后几日即出现非喷射性呕吐,竖立位不吐,钡餐造影有助诊断。

(5)喂养不当:改变喂养方式后好转。

1.腹部X平片立位时可见胃扩张,肠道气体减少;卧位时可见胃蠕动波。

2.消化道钡餐造影胃不同程度扩张,可有“线样征”、“肩征”、“蕈征”、“鸟嘴征”、“双轨征”等,应注意防止钡剂误吸。

3.B型超声幽门肌长径≥16mm,厚度≥4mm,直径≥15mm,确诊率81%~93%。

4.内镜可见菜花样狭窄的幽门管,镜头无法通过,确诊率97%。

1.治疗原则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行幽门肌切开术。

2.具体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

★抗痉挛:1:0新配阿托品液奶前30分钟口服,自一次1滴可增至2~6滴,至肤色发红。

★适当减少奶量。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十二指肠喂养。

★预防感染。

★内镜气囊扩张术。

(2)手术治疗:幽门梗阻症状明显,腹部触及肿块,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应行手术治疗。手术要点为纵行切开幽门的环状肌,使幽门内管得以扩大而解除梗阻。

第四节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肠管之中,是婴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婴幼儿可因饮食变化、病*感染、免疫失衡以及肠息肉、梅克尔憩室等引起,男孩多见。

阵发性腹痛、哭闹、呕吐常为就诊原因,偶尔有以血便及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

1.主要症状

(1)阵发性腹痛:婴幼儿可表现为阵发哭闹、拒食、屈腿等,数分钟后缓解安静或入睡,不久复发。年长儿可诉腹痛。不久发生呕吐。

(2)血便:常在发病8~12小时后出现红果酱样大便,部分患儿可在肛门指检时发现手套染血。

(3)主要体征:可在右上腹肋缘下或脐上触及腊肠样、光滑、实性、有弹性的肿物,可活动。

2.次要症状

(1)少数小婴儿可以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嗜睡起病,继之休克,而哭闹、腹痛不明显;

(2)随套叠进展,腹部肿物可沿升结肠移至左腹部,甚至套入直肠。

(3)多数患儿右下腹比较松软,有空虚感。

(4)病程晚期尤其有休克、腹膜炎等征象时,腹胀、肿物等常不明显。

3.几种特殊类型肠套叠特点

(1)小肠套叠:少见,常有停止排气排便,多无血便,腹部肿物不明显。

(2)慢性肠套叠:病期多在10~15日,主要以腹部肿物为表现,很少有血便,右上腹可触及有弹性的肿物,较固定。

4.误诊分析

(1)过敏性紫癜:可有腹痛、便血等,但腹部多无肿物,可见皮疹、关节肿痛等。

(2)消化性溃疡病:可有腹痛、呕吐,偶有血便,但多为黑便,腹部无肿物,病史一般较长。

(3)其他肠道外科疾病:如肠囊肿、肠内外肿瘤等。

(4)细菌性痢疾:多为黏液脓血便,无腹部包快,大便培养可鉴别。

1.主要检查

(1)粪便常规:隐血试验阳性。

(2)粪便培养:阴性。

(3)钡剂或气体灌肠:X线下套入部通过受阻,可出现杯状影。

(4)腹部B超:可见肠套叠横断面呈“同心圆”或“靶环”影像,纵断面呈“套筒”影。

2.次要检查

(1)血气以及电解质:呕吐频繁者可有水、电解质紊乱。

(2)腹部探查术: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患者,无法及时明确者,需行急症腹部探查助诊。

1.一般支持疗法应先纠正脱水、酸中*,如有休克更应积极纠正休克。休克主要为低血容量所致,故积极补充晶体液体和血浆非常重要。

2.非手术复位

(1)适应证:目前多在透视下行空气灌肠复位,其适应证主要为病程在24~48小时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肠坏死或肠穿孔征象,套叠头部未脱出肛门。

(2)复位方法包括

★空气压力灌肠法:即用橡皮导管插入肛门,在一定的压力下灌入空气,使套入的肠管复位。这种方法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在X线透视下进行操作。约90%的思儿通过此法可将套入的肠管复位,而且绝大多数可以1次复位而不再复发。但亦有的小儿经过2~3次的气灌肠,套入的肠管仍不能复位。对于未能复位或有严重脱水及肠梗阻表现的患儿;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钡灌肠水压复位法:无完全性肠梗阻及腹胀、腹部压痛者可以灌肠疗法治疗,多数患儿均能经气灌肠而复位。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需在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要严格掌握压力及充气时间,以防出现肠道穿孔。

3.手术治疗

(1)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坏死的肠管,再做肠吻合术,以免发生肠穿孔。

(2)手术的适应证:病情晚期估计有肠坏死、肠穿孔、梗阻情况严重、非手术复位不成功或套叠为继发于其他肠道疾患等情况时应采用手术治疗。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情况:

★病史超过48小时或全身状态差,有脱水、精神差、休克等症状。

★腹胀明显,肠腔透视下可见多个巨大液平面,腹部压痛肌紧张怀疑肠坏死者。

★复发3次以上,或可能有器质性病变者。

★疑为小肠套叠者。

★气灌肠未能复位且有复套征象。

(3)手术方法:打开腹腔,将肠套叠之肠曲托出,由远端往近端挤回去,使之复原,检查肠管是否正常,并作相应处理,如替肠减压、肠切除、肠吻合等,同时去掉阑尾。

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导读(点击即可阅读):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指南版(第二部分)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指南版(第一部分)

小儿中枢神经颅内病变定位诊断总结(1):端脑内病变的定位诊断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解读(上)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解读(下)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常见危象的诊断要点及处理措施汇总(1):颅高压危象与动眼危象

儿科常见临床急性的中*的表现及主要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之大PK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路径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症及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教你学会正确海姆立克急救法(含成人与小儿)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儿童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年9月)

重磅/最新】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美国儿科学会

独家/最新】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金法则

孙国强:头CT/MR在儿科的应用(1)

教你全面了解PPD试验

小儿常见9种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原创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推荐】小儿紫绀的鉴别与诊治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上)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下)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低钾血症诊治精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