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颈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在美国住院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我在美国住院

孤帆

短短几天,在演绎长长一生?

蓦然回首,人生如梦,时光流逝,唯有静守。

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

人生,犹如摸彩。

几天与一生,感受相似。

多次来美国,万万没想到,这次居然摸到大彩头:住院!

看病更难,所有门诊必须预约(故门诊大厅如休闲吧),还得由子女接送。

看病更贵,急诊挂号费就得美金(关于医疗费用肯定不菲,下文再细说)。

因此,来美探亲的中国人在美国住院,是不是“中彩”?

想起美国雪莉·杰克逊经典短篇小说《Thelottery(摸彩)》,我的境遇,岂不类似于那个中彩后就要被全村人用石头砸死的角儿?所见所闻所感也那么丰富多彩!

晕晕乎乎,恍恍惚惚。

年元旦,新年伊始,出院第五天了,感觉依旧?

当然,程度有所减轻。

出院第一天,如同大手术后,或生养后,走路打飘,上楼梯,步履维艰,把着扶手仍吃力。

究其因:插胃管,加之先后7天未正常进食。

都是10年前腹部大手术及放疗惹的祸!

此次住院,感受了医护太多太多的细致入微,从容严谨------同时,也赞赏着自己的坚强。

年圣诞节前,23日上午,腹部阵发性绞痛,自以为是胃痉挛,国内发作过,去医院,挂水,痛止,走人,何故痛?医生默认我自述的胃痉挛,再没说出其它什么所以然。

当日晚,服用止痛药,基本相安无事。我相信卧床歇歇便好。

次日一早,喝了点麦片汤,药也止不了痛。

24日上午,只得在儿子一再催促下,去附近一家私人诊所挂急诊。挂号费美元。初步诊断为肠梗阻,医院通过仪器确诊。该诊所联系好WhitePlainsHospital——相当医院。

医院急诊部,迎面有人推来一轮椅,我摇头,心里小九九:恐怕要收费。在这儿急诊,没再收挂号费。套上纸质手环,被推进诊断室。

进进出出,护士、医生助手,不知先后来了几个人,问这问那,触摸腹部,抽血化验,固定了静脉抽血用针头,尿液检验,CT检查,拍X光片。躺在移动病床上,任由护理人员平移上机。

医生最后出场,诊断结果:小肠粘连性梗阻。要插胃管,清理胃酸胃液。同时打点滴。

刚才为准备做CT,喝了大几百毫升带药甜水,后来喷射性全部吐了出来。我再三强调,胃中空空,不必插管。恳求,白费口舌。

一直害怕被插胃管,那么长的管子,从鼻腔伸到胃子里,想想也恐怖。

其实,许多事,狠下心,身不由己,豁出去,面对了,也不过如此。

一个护士端着一杯水,让我用吸管不停地吸,作润滑剂,另一个护士直接将管子插入我的鼻孔,行了?似乎也没感觉有什么痛苦,便成功了。得益于护士技艺的娴熟,同时自我表扬一下自己的坦然面对。

被推进5楼病房,一道帘子,让我拥有了私密空间。

躺下,这一夜,原本以为带着胃管,带着固定针头输液,不知如何是好。真的面对了,有需求,用难得成句的英语,或直接用单词,与护士沟通,居然也能睡它几小时。26日凌晨4点左右,通气了,如厕了。外科医生来探望,直竖大拇指,说我的梗阻症状消失,自然恢复,无需手术。我希望他让护士拔掉胃管,未允。

直熬到26日中午12点,才拔掉胃管。如释重负。带管近20个小时,不吃不喝。这也是治疗措施之一吧。免切一刀,忍受如此煎熬,值。

拔了胃管后,才喝水喝果汁。26日傍晚,医院提供了鸡汤,27日上午素菜汤,中午提供的是不知何种食材搞成的糊糊。

在此期间,内科医生来探望,用可译电话,隔空请翻译,医患可面对面对话。我闹着要出院,她说要与外科医生商量。

此次住院,作为患者,医护人员的服务对象,让我真正当了回上帝。

整个治疗过程,我没细数接触了多少医生护士护工管理人员,无论谁,都让你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有时反倒感觉自己有些过意不去。

有个打扫卫生的护工,有一次笑着拿了张小纸片搁桌上,我以为要收小费,因为收小费在美国是正常的事儿。儿子说,那是告诉你谁在这个病房为你服务。在医院,医生不收红包,任何人不收小费。若有违职业操守,那则由相关法律制裁。谁敢造次?

26日凌晨4点,通气,顺带排便,污物玷污了床垫,立马有人更换。当日中午,我又重蹈覆辙,这是第三次了,又要换床垫,感觉实在不好意思,随口由衷说了声“Iamsorry!”岂料,护士连忙摇头,连声说“No”。看着她一脸的歉意,我真的非常感动。因此,出院时,我居然有点依依不舍,不舍那种真诚,不舍那种被服务的享受。

27日下午3点,46小时打点滴的我,被允许出院了。内科医生再次来探望。可译电话沟通,不厌其烦,有问必答。刚搁下话筒,我还有个问题要问,她又拿起话筒,重新拨通,没有丝毫嫌弃。半个小时对话,她的眼里充满对患者的期待与关爱。

医药分开,出院了,医生开了抗生素。处方被传送至药店。一个小瓶子,里面就是医嘱3天的剂量,6粒,整瓶拆零卖?有意思。消费者无一点浪费,上帝啊。

此次住院,医护全过程,最大感触:体验了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的魅力与效应。

先交钱,后看病。在国内,天经地义。国情使然,理解。

在这儿,颠覆了这一定律。

交了急诊挂号费后,自始至终,没人提钱字。

候诊时,进进出出的人员中,有人专门来登记日后收费资料,当得知我在美国无医保时,说有慈善机构想赞助。嘿嘿,有这等好事,有人主动向我抛出橄榄枝。不管结果如何,当时我这个弱者心里感觉无比温暖。

25日下午住院,27日下午出院,静卧挂水期间,有点担心医药费不菲,想想在国内那4年3次住院,每次每天都有账单送至我的床头,账上钱不够,必须去补。可这次,即使办出院手续那会儿,也无一人提钱的事儿。

如蒙着头,尽管接受治疗与服务。让病人安心治病,不去操心费用,是不是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的理念使然?

办出院手续时,一定要为我确定一个保健医生,要将我这次住院所有资料转给他,说是日后若要求医,可先通过他来选择所需医生。我一分钱未交,便可享受此种服务?不是以人为本是什么?

出院3天后,除了医生电话询问我的状况外,医院收费部门也有电话,再次咨询我的情况,并要儿子有时间时,带我与他们面谈,协商解决如何付费。呵呵,我这欠费的成了大爷。等我们有时间再去与他们商洽交费事宜。

面谈后,医院才会将账单寄出。

先看病,后给钱,而且不急。想想也感觉温馨。医生说我两个星期才能恢复,如今一个星期,我就基本正常了。

以人为本、敬畏生命。

作者简介:孤帆,实名胡琳珍,资深报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含散文、报告文学等在内的余篇各类体裁作品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若干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出版著作有《我在纽约这一年》《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新闻那些感慨》。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