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香港知名演员廖启智因胃癌病逝。此前他曾公开自己去年12月确诊胃癌,之后全面停工专心治疗。然而不到4个月的时间,胃癌就夺走了他的生命。
在我国,胃癌已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我国的胃癌发病数与死亡数均占全球近一半,堪称“胃癌大国”。
胃癌的发生是环境、生活、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那么生活中是否有可行的方法来预防胃癌呢?
01
第1步:注意疾病信号
胃癌有“隐形杀手”之称,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20%,原因是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中期部分症状又很容易跟胃炎、胃溃疡相混淆,导致很多人误以为是普通胃病,错失了最佳的诊治时机,所以出现下列症状要引起重视!
呕吐:在胃癌中,多数都位于幽门窦部,所以很容易导致幽门梗阻。一般幽门梗阻的典型症状,就是引起胃扩张呕吐,并且呕吐物多为在胃内停留过久的隔宿食,故有腐败酸臭味。
黑便:大便突然发黑,很多时候都是身体的危险警告,当胃部肿瘤出现,压迫胃部组织,出现渗血的胃溃疡状况,就会使大便发黑。
吞咽痛:胃癌早期患者,胃内的肿瘤较小,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病人经常会在吞咽食物时感到窒息和疼痛,咀嚼时,胸骨后面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是异物感。
胃胀痛:胃癌引起的疼痛,却没什么规律可言,如不及时治疗,痛感会越来越明显,让人无法忍受,并且进食的话,痛感还会加剧。要注意和胃溃疡的痛区分。胃溃疡引起的胃痛,多在饭后1小时左右出现,进食可以得到缓解,部分恶性胃溃疡的患者,还会出现上腹腹胀、疼痛的情况。
02
第2步:重视胃镜筛查
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4%,而早期可以达到70%以上。因此,越早发现,生存几率越大,而早期胃癌的发现,最直观便捷的检查方式是胃镜。
目前胃镜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还具备了放大、染色、超声等功能,毫米级的病变也难逃法眼。而且,它不但能看见各种病变,还能进行一些辅助治疗,比如切除病灶、止血、取病理组织等。
胃黏膜发生肿瘤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多步骤癌变的过程,从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再到肠上皮化生,再到异型增生,最后形成胃癌。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早期癌细胞一般只侵犯到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的上1/3,发生淋巴转移、血液转移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这时候做胃镜就可以发现并及时处理。
我国80%以上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进展期或晚期。因此,早期进行胃镜筛查尤为重要。胃癌高危人群更应重视。比如:
幽门螺杆菌(世卫组织认定的致癌原)感染者;
慢性胃病患者(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胃炎等);
生活习惯不良者(长期吸烟、饮酒,爱吃烫食、腌制食品、烧烤、高盐食物等);
父母、子女或亲兄弟姐妹中有患胃癌者。
03
第3步:改善饮食习惯
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胃部病症和损伤日积月累造成的后果,如果你有下面这些坏习惯,建议趁早改掉!
高盐饮食:高盐食物不仅会加重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会对胃黏膜的保护层造成损伤。偶然的损伤可以快速修复,但如果一直是高盐饮食,这种损伤就是持续性的,在此基础上,胃黏膜就踏上了“萎缩-肠化-癌变”之路。其中,高盐食物的代表——咸菜、烧烤、腌制食物,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可以在体内产生大量亚硝基化合物,这同样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边吃边说:常听人说“吃饭要细嚼慢咽”,这真是好的进食习惯。相比大口吃饭,更推荐细嚼慢咽。倒不是说咀嚼过的食物可以减少胃的负担,而是为了减少气体吞咽。每一个吞咽动作,除了咽下食物,同时还有气体被咽下。吃饭时说话或大口吞咽,会咽下更多的气体,越容易有嗳气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同时吃得快,还容易造成食物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这也是口腔癌和食管癌的隐患。
饥饱不均:许多人不在意规律饮食,经常饥一顿饱一顿。饥饿时,胃酸和其他酶等因为没有食物稀释,浓度较高,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造成胃损伤。
用药不当: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消炎药,还有布洛芬等都是会对胃造成刺激性的药物。很多中老年朋友患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都需要阿司匹林,用药期间如果忽视了对胃的保护,一样会造成胃黏膜损伤以及随后的疼痛、出血。很多人对胃部隐痛、腹胀等状况很不重视,能忍就忍,能拖就拖,实在不行吃片止痛药救急。事实上,任何胃部不适都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就诊,勿把小病拖成大病。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