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zj/来源:医学界
作者:姜飞熊
近日,《美国感控杂志》(Amei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发了一篇惊动FDA的雄文:7成以上的内镜没洗干净!
Medscape的报道标题:接近四分之三的常用内镜被细菌污染。
实际上,原文所说的情况,比看上去还要严重……
(发在Amei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的原文,标题是“残留水渍和水生病原体存在于活动性内镜中:内镜晾干效果的多点研究证据”)
为什么情况严重?
因为这项多点研究并不是随便去找了医院来调研,他们找的是美国的3医院——隶属大型医疗系统,而且通过了JointCommission的认证!
JointCommission有个国际分会,缩写叫做JCI……医院纷纷企图努力通过的那个JCI认证……
就是这样的3医院,研究者们本来预计他们在内镜清洗消*上,应该是做得非常完美的,然而,没想到——
表现最好的一家,消*后的内镜中,细菌检出阳性率62%(B医院)……另外两家更惨不忍睹,阳性率分别是85%(C医院)和92%(A医院)……
3家医院受检内镜总细菌检出阳性率达到了71%。
受检内镜包括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膀胱镜、泌尿内镜、EUS、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用内镜以及支气管超声内镜。基本上日常用得到的内镜都到齐了……
有多脏?看图
关于检出的细菌,这里有一组图,大家随便感受一下……研究组取清洗消*后内镜内部样本做的菌培养。
A叶球形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phyllosphaerae)(橙色)和真菌蜡蚧菌(白色),来自C医院的EUS内镜内径。
B泡在污水里的柠檬酸杆菌,污水和细菌都来自B医院的胃镜。
C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来自B医院的胃镜口。
D死谷芽孢杆菌和污水,来自B医院的胃镜。
这当然并不是全部菌培养结果,只是挑着展示了一下……
这些细菌存在的其中一个理由,是管腔内的水渍没有被清理干净。根据调查,肉眼可见管腔残留水渍的内镜就有47%。
管腔内残留水渍情况也被拍照留证了——
图A——A医院的胃镜
图B——A医院的肠镜
图C——A医院的膀胱镜
图D——C医院的内镜
图E——C医院的十二指肠镜
图F——C医院的EUS管径内
如果你觉得里头洗不干净是因为没看到,那么,清洗消*后外表上还有残留物的也不是没有——
图A——A医院的儿科肠镜,活检口残留的油渍
图B——B医院的膀胱镜,把手上残留的水痕
图C——B医院的胃镜,把手上残留的蓝白色不明粉末
除了以上“清洗消*不达标”,内镜本身“带伤服役”也是个问题。
在检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内镜质量上有以下这些肉眼可见的问题:变色、黑色或者白色的不明残留污渍、划痕、破损凹槽、破损的内径衬里、内镜内碎屑、接口损坏、插入管弯曲和管道内凹陷。
研究人员也是发了三张照片让大家自己感受——
图A——B医院胃镜,管腔中脱落的内衬
图B——C医院胃镜,远端破损,金属线露出
图C——C医院胃镜,远端水流射出口出现的白色碎片
以上这些有着种种毛病的内镜,是已经完成消*,准备好直接拿来用到患者身上的……所以不要指望这个状态的它们还能获得什么清洁程序了……
为什么会这样?
在调查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以下一些现象,可能直接导致了内镜清洁做得这么糟糕——
负责处理和清洁的人员不换手套,接触用过污染内镜时和之后的操作中戴着同一副手套;
在清洗完内镜之后,用来擦内镜的毛巾非一次性,是反复使用的;
用来存放内镜的柜子有肉眼可见的污渍;
滴着水的内镜挂着晾干,这种干燥方式直接导致细菌在残留水渍中滋生;
医院为了节约时间,把用来清洗内镜的机器的“自我清洁循环”关掉了。
以上这些是一线操作中发现的部分原因。
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主席JanetHaas则表示,内镜问题这么可怕,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内镜结构太复杂了,医院完美按照说明来清洗,也不可能完全洗干净。
“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筹莫展,没啥办法。”JanetHaas说。
还有一位专家说出了更惊悚的话:由于内镜结构复杂,一些患者的组织器官碎片、血块等也容易残留在其中,不易清理。
另一些医生表示,也有标准不明的原因。厂家、医院和临床医生三方之间,一直没有互相协作,拿出一套通用有效的清洁准则来。
也有医生反应,在临床实践中,为了赶一点时间,不按说明书操作,省略步骤,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啦。
因为这篇文章暴露的问题之大,FDA已经介入,开始对这篇文章和相关问题进行考察。
危害有多大?
本次研究检出的细菌中,虽然有致病菌,幸好还没出现强力耐药的超级细菌。
本次没有,不代表一直没有。
从年到现在,美国因为做内镜感染超级细菌,然后死亡的患者,已经有35人之多了。注意,这个数字是仅仅被发现因此感染的,还有一些患者是感染了也不知道是由于内镜……
之前患者因为做内镜感染超级细菌而死,家属还打过官司——
右边男性是死亡患者,57岁,左边是起诉内镜厂家的家属。
除了超级细菌,内镜当然也可能传播别的东西,比如——
当然,大家看着这一串感染性病原体也不要慌,首先这篇文献时间比较久远了,是年发表的,其次,消*过关的内镜也不担心这些情况。
不过么,医院的内镜室医生在文章中表示,虽然HIV不会通过内镜传播,但是他们还是给HIV感染者准备了专用内镜……
hmm……嘴上说不会传播,但行动上却老老实实的隔离起来了呢……
说了这么多了,美国的数据惨不忍睹,竟然能有高达92%的细菌检出阳性率,那咱们国家呢?
全国性的调研是没有啦,医院有做过自家的情况,下面就是国内某大型内镜中心(年诊疗操作大于5万例次)的数据——
(点击查看大图)
在干预之前,合格率高达97.87%,干预之后,内镜洗消合格率更是升至99.69%!
对比美国获得JC医院,那超过70%的不合格率,大家是不是突然有了一种数据上的自信了呢!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其他的内镜中心、内镜室,未必和这家大型内镜中心一样。
一份年针对全国11个省市共所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中,内镜清洗的方式、管理方法还存在不小的差异。
比如,年,使用过滤水清洗内镜的机构占50.72%,使用纯化水清洗内镜的占17.63%;进行强化冲洗的34.53%,进行自动化清洗的占53.24%;而在记录管理上,仅36.33%的机构拥有信息化清洗追溯系统。
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统一标准,实现各机构自治的洗法了……
怎么解决内镜洗不干净的问题呢?
既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洗干净”,那其实还有个办法,就是不要反复使用。更何况,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内镜本身在设计上就不能进行反复消*……
因此,医院开始使用一次性设备。一些部分可抛的内镜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临床上。
不过,虽然内镜确实存在这个清洗问题,但是医生和患者也不应该拒绝必要的内镜操作,毕竟,有些疾病状况,比感染风险更紧迫。
PS不要问为医院,原研究帮他们匿名的……
年被正式命名为Sphingomonasphyllosphaerae,暂无正式中文译名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