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常见的症候群。国外报道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当多见,占40%~70%。据估计,在国内全社会人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在10%~30%,在消化专科门诊中占全部患者的20%~40%。那么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是什么?1、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胃肠动力障碍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60%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存在胃肠动力障碍。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各种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包括食管动力异常、胃固体排空延缓、胃容受性扩张受限、胃肌电活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消化间期Ⅲ相胃肠运动异常等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恶心呕吐:胃排空迟缓、胃窦收缩力下降、胃节律絮乱、胃动过速、近端肠动力异常腹胀、早饱:胃排空迟缓、餐后胃底受容性舒张下降、胃底动力絮乱、胃窦动力异常空腹症状:幽门功能障碍、十二指肠反流、IMMC减少II相期缺乏2、内脏感觉过敏近年来,内脏感觉受到重视。早有研究证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患者存在胃和十二指肠对机械性扩张的敏感性增加和感受阈值减低。研究提示,这种感觉过敏与感觉传入通道异常有关,即内脏传入信号在脊髓、脑的水平被放大,产生过强反应。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在有胃排空延迟者是通过机械感受器产生,而在胃排空正常者,则由于中枢信号放大同样可以产生相应的症状。3、幽门螺杆菌感染经胃镜检查发现40%~6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与长期随访证明,部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合并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延迟和胃运动减弱,根治幽门螺杆菌后胃动力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而未根治幽门螺杆菌者,其消化不良症状持续存在,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4、胃和十二指肠慢性炎症大约有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有慢性胃炎,20%患者伴有十二指肠球炎。目前国内外学者倾向于将镜下轻度“胃十二指肠黏膜炎症”包括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范围之内。胃肠健康问题,可加老郭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