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产前发现的最常见泌尿系畸形,胎儿检出率约为0.5%~1.0%,左侧比右侧多见。肾积水的特征表现为肾盂和肾盏扩张,输尿管和膀胱也可能扩张。尿路梗阻的严重程度与发生泌尿系异常的可能性呈正相关。胎儿期若肾盂直径2cm,94%胎儿会有泌尿道异常,需要手术或长期的泌尿外科随访;肾盂直径在1.0~1.5cm之间,50%会有异常;肾盂扩张1cm,仅3%有显著异常。约60%的胎儿肾积水是暂时性或生理性的,并无临床意义,出生后多会逐渐消退。病理性肾积水最常见原因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其他巨输尿管、后尿道瓣膜、膀胱输尿管反流等也可导致肾积水。单侧肾积水在胎儿出生后治疗的预后良好;孕早期下尿路梗阻、双侧严重肾积水可造成羊水过少引起胎儿肺发育不良,则预后差。
共识1:胎儿肾积水有一定消退率,在胎儿出生后治疗总体预后良好。孕早期严重下尿路梗阻合并羊水过少,预后差。B超是产前诊断胎儿肾积水最常用方法。美国胎儿泌尿外科协会(SFU)建议,超声检查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肾脏长度、肾盂扩张度(前后径)、肾实质厚度和有无输尿管扩张。根据SFU的标准,肾积水的严重度可以分为1~4级。需要手术处理或者泌尿科长期随访的大多数为3~4级肾积水。国内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诊断主要根据超声测量的肾盂前后径大小。但肾盂前后径的诊断标准在不同的单位和文献报道中略有差异。美国Corteville等将孕33周前肾盂直径≥4mm和孕33周及以后肾盂直径≥7mm诊断为胎儿肾积水;国内胎儿肾积水诊断标准参考《产前超声诊断学》第二版,多采用孕20周肾盂直径≥4mm;孕20~30周肾盂直径≥7mm;孕30周肾盂直径≥10mm。胎儿MRI:对于超声检查和诊断困难的胎儿,建议行MRI检查。可以显示肾脏大小、发育情况,肾盂、肾盏扩张情况,同时可以观察膀胱形态和有无输尿管扩张。泌尿系异常胎儿常可伴有其他异常,在合并其他异常情况下,建议胎儿染色体及基因芯片检查。
参考:常见胎儿结构畸形产前咨询儿外科专家共识[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于“西交一附院妇产科”,版权均为西交一附院妇产科所有,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