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颈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间错误的育儿法,42条你中了多少 [复制链接]

1#
北京知名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错误的民间育儿法

1.刮眉能使眉毛浓黑

孩子的皮肤娇嫩,如将眉毛根部刮伤,可能会改变眉毛位置与形态,如刮破皮肤导致感染而溃烂、结疤,还可能不再长眉毛了。

正确做法:大多数孩子的眉毛要到2岁左右对有型,父母不必着急。

2.捏鼻能使鼻子变抵

目前并未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实,经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挺。孩子鼻腔黏膜娇嫩,如果过于用力捏鼻,会损伤其鼻黏膜。

正确做法:五官多与遗传有关,顺其自然就好。

4.捋目使耳廓更圆润

大多数婴儿的耳朵都处于没长开的状态,但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耳朵会越长越有型,这与遗传有关。有些人不想让孩子长招风耳,把孩子的耳朵间后压,并不管用。

正确做法:平时轻轻地为孩子捋耳朵,能起一定的按摩作用。如果孩子的耳朵真有畸形,医院检查。

5.母乳抹服能使孩子皮肤嫩白

乳汁腐环后细菌很容易从侵入皮肤,导致孩子脸上产生红晕,甚至变成小包,继而化脓。

正确做法:婴儿脸部不干燥的话不用涂抹任何东西,如果要用,要选择婴儿专用的润肤霸。

6.拔乳牙使恒万长齐

大多数孩子换牙的过程是自然更替,不需要拔掉乳牙。

正确做法:当乳牙没掉,恒牙却已经长出时,为了以后恒牙能更整齐,可以将乳牙拔掉。

7.睡硬枕让头型更圆

长期使用质地较硬的枕头,容易使新生儿头颅变形或形成大小脸。而目,真正影响孩子头型的因素是遗传和睡姿,并不是枕头。

正确做法:经常有意地为孩子调整睡姿,但别强行干涉,让孩子睡个好觉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睡得舒适最重要。

9.怕不消化,就一直给宝宝吃粥

不给宝宝的肠胃适应硬一点的食物,会影响宝宝的消化能力的发展。面且由于口腔缺乏咀嚼和吞咽练习,可能影响宝宝口腔发育和面部肌肉发商。

正确做法:给孩子添加辅食可遵循由少量到多量,

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可逐步添加米粉、粥、果蔬、肉类让营养更均衡,也让宝宝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逐步得到锻炼。

10.把尿比穿纸尿裤好

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在此之前把尿,并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而且太早把尿,还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

正确做法:婴儿可以穿纸尿裤,一岁以前不要把尿,大一点可以进行坐便训练。

11.用酒精给孩子擦身降温

孩子皮肤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这种物质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而目即使是医用酒精或白酒擦浴,依然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

正确做法:孩子发烧应少穿盖不要捂,可以洗温水澡,多喝水,最安全有效的法还是吃退烧药。

12.怕孩子着凉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不安稳,还可能捂出痱子、湿疹。

正确做法:了解孩子的冷热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怡当的。

14.绝对不给宝宝开空调

夏天炎热,儿童的身体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度差,高温很容易造成中暑、脱水甚至猝死。还可能刺激儿童呼吸道,引发哮喘,或导致痱子、湿疹这些皮肤炎症。

正确做法:孩子可以合理使用空调。但使用前一定要清洗空调滤网,可以将空调的温度维持在26度左石,且排风口不要直接对着孩子吹。

15.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母乳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满足宝宝的需求。

正确做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最好纯母乳喂养6个月,6个月之后加辅食,至少母乳喂养至1周岁,最好至2周岁甚至更久。

16.吃奶粉的宝宝长得快

吃奶粉的孩子的确更容易胖,因为奶粉中有数倍于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质,是宝宝不需要的,而且会造成体重过量,给将来的健康埋下隐患。

正确做法:母乳能够满足宝宝每一阶段生长发育的需求,母乳喂养更健康。

17.过早添加辅食

母乳能够在六个月以内满足婴儿的全部需要。提前添加辅食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肾负荷,破坏孩子对母乳的吸收。

正确做法:宝宝满六个月之前只需母乳喂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如需添加,建议至少等到宝宝四五个月后,从添加蔬莱汁、水果汁开始逐步添加。

19.经常摇晃着哄睡

其实婴儿困时会自己入睡,只是大人为了控制孩子的入睡和睡觉时间而人为干预,造成有些孩子依赖大人的干预睡觉方式。

正确做法:逐渐减少哄睡时摇晃的幅度,到非摇晃搂抱哄睡,再到搂抱入睡,大人手摸着入睡,最后到孩子自行入睡。养成自主入睡习惯。

20.坚快不给用安抚奶嘴,咀止宝宝吃手

孩子吃手可以满足生理和心理两有面的需要,一岁以内的宝宝吃手不需要特别去矫正。如果宝宝频繁吃手,建议给用安抚奶嘴

正确做法:建议尽可能让频繁吸允手指的婴儿接受安抚奶嘴,宝宝吃手时别强行阻止。

21.婴儿白天睡觉也拉窗帘

很多家长从月子里开始白天也会拉上卧室的窗帘,来保证孩子有一个完全黑暗环境来提高睡眠质量,但在新生儿阶段,这样做反而可能不利于建立宝宝昼夜周期。

正确做法:对于半岁以内的小宝宝,建议在白天尽量不要拉上窗帘,晚上则尽量保持黑暗和安静,也不要将睡着的孩子叫醒喝奶。

22.打呼噜说明宝宝睡得香

宝宝偶尔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宝宝经常打鼾,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

正确做法:如果宝宝经常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医院检查。

24.动不动就补钙

就现在都市孩子,缺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出汗多最大可能是给孩子捂太多了:枕秃大部分孩子部会有,如果过早使用就头或者床品选择不好更明显:头型问题更可能因为睡觉姿势不对,俯卧时间过少导致……

正确做法:0-6个月无论是母乳、配有奶还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喝够,钙都是充足的。6个月后,如果宝宝饮食平衡,就没可能缺钙。

25.只有冬天出生的母乳宝宝

才需要补充维生素D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并不高。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没有适度的阳光照射,很客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

正确做法: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

26.过早学走路、用学步车

让孩子过早学走路,用学步车等,会造成孩子骨髓发育异常,形成0型腿。学步车会阻碍臀肌的发展,加上多数小孩使用学步车时,是以垫脚尖方式行走、站立,孩子自然无法学习将脚放平,以支撑身体。

正确做法:要让孩子在顺其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走路。

27.喝葡萄糖水去*疸

对于婴儿*疸,需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进而达到降低*疸的效果。而葡萄糖的吸收过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使体内的能量供给维持在一定范围,排便量不会增加,因此不利新生儿退*。

正确做法:多喂奶,多晒太阳,让*痘自行代谢。如果医院就诊。

29.嘴对嘴喂食

家长通过嘴对嘴给宝宝喂食,客易会使宝宝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宝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正确做法:对喂宝宝的食物,家长一定不要用睡液接触。

30.随意喂宝宝吃东西

危害:①、异物卡喉。幼儿吞咽反射发育还不完善,一旦发生异物卡喉室息,可在几分钟内造成大脑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②、引起过敏。花生、核桃等坚果和水产品等是常见的过敏原。

正确做法:给孩子喂食应该让其保持平静、专注。

31.抱着孩子坐汽车

汽车时速在50里时发生碰撞,一名体重10公斤的小孩瞬间会产生斤左右的冲击力。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人能抱住孩子,孩子的头部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正确做法:给孩子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32.随便亲吻宝宝

危害:①、传染疾病。感冒、患口腔疾病或肝炎、结核等传染疾病的人亲孩子,很易导致孩子得病;②、造成皮炎。成人脸上的化妆品、口红大部分含香料和各种化学物质,直接与孩子接触,会伤害孩子稚嫩的皮肤。

正确做法:与宝宝亲密接触时请确保大人的卫生和健康。

33.吃东西时逗孩子

进食时逗孩子,孩子大叫或大笑,随后一次深吸气,饭粒等食物就会随气流而被吸入气管内,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呼吸困难、室息。

正确做法:给孩子喂食应该让其保持平静、专注。

35.一出生就喝糖水、4个月就加橙汁、1岁内加盐

新生儿的味蕾异常敏感,糖水、橙汁和盐都属于强刺激物,可能严重损坏宝宝的味蕾,导致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吃饭挑食重口味。

正确做法:不要给婴儿吃刺激性的食物。

36.逗孩子喝酒

儿童肝脏发育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即使是度数较低的酒,酒精也客易淤积在体内引起中*。一旦过量,可能出现昏迷等重症,严重会影响脑部发育。

正确做法:让婴幼儿远离酒精。

37.总认为孩子吃不饱,一哭就喂奶

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哭了,就觉得孩子肯定是饿了。孩子的哭是有很多种原因的,不一定是饿了才哭的呀。长期如此,宝宝的胃很容易被无形中撑大,为以后的肥胖症埋下了隐患。

正确做法:根据宝宝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形成有规律的喂奶时间。

38.用纯静水、矿泉水冲奶粉更健康

纯净水除去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矿泉水中含有的营养素又过多,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某种元素摄入过多。

正确做法:使用自来水烧开冷却到合适温度冲奶。

40.晚上叫醒宝宝喂奶、把便

许多爸爸妈妈担心宝宝饿,经常在夜里把宝宝叫醒喂奶。还有家长怕孩子尿床,半夜叫醒小便。频繁半夜叫醒宝宝,很容易打乱宝宝的睡眠规律,受苦的还是宝宝,大人也睡不好觉。

正确做法:让宝宝睡到自然醒,晚上使用纸尿裤入睡。

41.给新生儿绑腿

不少老人认为这样宝宝长大后腿会又直又长。其实绑腿阻碍了宝宝腿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骨骼发育,还会给宝宝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更容易情绪烦躁、哭闹、没安全感。

正确做法:给宝宝穿宽松的衣服,让他的四肢活动不受任何阻制。

42.鼓励孩子大口吃饭

许多家长喂孩子时,都特别喜欢鼓励“大口吃”“快点吃”等,觉得孩子只有狼看虎咽,对是胃口好,是乖孩子的表现。其实这是不对的,这种鼓励只会造成宝宝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孩子吃饭被噎住。

正确做法:从小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吃饭时要专注,不乱跑、不玩玩具。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