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颈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种症状的针灸治疗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

百种症状的针灸治疗


  雪苔按:我于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针灸学手册》。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又出版了《针灸学手册》(修订本)。年9月,“文革”开始,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依人民卫生出版社版式继续出版,以适应海外医生学习针灸之需。以上两种版式,10年间累计印刷达70多万册,超过了全国中西医人数之总和。在修订本之末,我仿《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之例,撰“百种症状的针灸治疗”一篇,颇受读者欢迎,今摘录于此,以供参考。

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

——[明]杨继洲(引自《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


  症状是疾病的反映。针对疾病进行治疗,固然可以同时使症状缓解,然而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也同样有助于疾病的治愈。有些症状在临床中的严重性往往超过它的原发疾病,如不急速处理,就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疾病的变化多端,在不同的情况下或不同的阶段中,表现的症状各有不同,如果我们能掌握症状治疗,就会灵活地适应这种变化而采取新的措施。兹选择百种常见症状,介绍于下:


  1.发热(体温升高) 针大椎、大杼、风门、肺俞、曲池、合谷、足三里,是最通用的主要解热法。还可针对不同病情,加配如下各穴:


  (1)急性高热:无汗者加针商阳、少商、中冲、厉兑,或刺十宣、十二井穴,补合谷,泻复溜;有汗者加针风府、风池、内庭、太白,泻合谷,补复溜。


  (2)间歇热:加针风府、风池、液门、阳池、外关、侠溪、冲阳。


  (3)慢性低热:加针鱼际、间使、复溜、然谷、涌泉,灸足三里。


  2.体温过低 灸大椎、膏肓、神阙、气海、足三里。


  3.全身酸软乏力 针灸曲池、足三里、阳辅,或灸大椎、身柱、膻中、大包、气海。


  4.多汗 针大横,或泻合谷、鱼际,补复溜、内庭;大汗不止、体温降低者,灸神阙。


  5.盗汗 针间使,泻合谷、鱼际,补复溜。


  6.头痛(包括头晕) 可按头痛的部位与性质取穴。


  (1)额(前头)痛:针上星、印堂(印堂透攒竹更好),配合谷、列缺、足三里、内庭。


  (2)顶痛:针前顶、百会、后顶,配太冲、三阴交。


  (3)枕(后头)痛:针后顶、风池、天柱,配腕骨、昆仑。


  (4)偏头痛:针太阳、头维、曲鬓,配外关、阳辅。


  再依据不同头痛原因,酌配以下各穴:


  (1)发热引起头痛:针曲池、足三里,刺少商、商阳或十宣出血。


  (2)充血性头痛:针肩井、行间,或刺百会、太阳、厉兑、至阴出血。


  (3)贫血性头痛:大椎、命门、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多用灸法。


  (4)内分泌紊乱引起头痛:针命门、三阴交。


  (5)眼病引起头痛:针风池、合谷。


  (6)耳鼻咽喉疾病引起头痛:针合谷、内庭。


  (7)神经性头痛:针合谷、行间。


  7.眩晕 针风池、翳风、印堂、合谷、丰隆、解溪、申脉、肾俞。


  8.昏厥 针印堂、水沟、兑端、承浆、合谷、劳宫、足三里、厉兑、涌泉等。另因原因不同,还可加用以下各穴:


  (1)高热引起昏厥:刺十宣或十二井穴出血。


  (2)虚脱、休克:灸百会、神阙、气海,针内关。


  9.精神失常 针水沟、承浆、上星、颊车、风府、心俞、鸠尾、少商、合谷、劳宫、大陵、间使、神门、丰隆、厉兑、隐白、申脉、照海、涌泉等。躁狂者,重点取阳经穴;抑郁者,重点取阴经穴。


  10.多梦 针灸心俞、神门、内庭、足窍阴、太冲。


  11.健忘 针灸百会、大椎、心俞、神门、足三里。


  12.失眠 在临睡前针灸最宜,适于留针。


  (1)神经官能症的失眠:印堂、神门、曲池、三阴交、照海、涌泉。


  (2)内分泌紊乱的失眠:命门、肾俞、地机、三阴交、照海。


  (3)肺结核的失眠:肺俞、曲池、合谷、太渊、足三里、涌泉。


  (4)胃肠病的失眠: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5)心脏病的失眠:内关、太渊、神门、足三里。


  13.嗜眠 根据虚实配穴。实证:针水沟、风池、合谷、关冲、足三里、丰隆。虚证:针曲池、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大椎、膻中。


  14.胸痛 除胸部、背部的相应穴位外,还可配用以下各穴:


  (1)疼痛部位在前胸部:针大陵、内关、曲池、太渊。


  (2)疼痛部位在侧胸部、季肋部:针章门、外关、支沟、阳辅、太冲。


  15.胸部胀闷 针膻中、中府、巨阙,配尺泽、支沟、间使、阳陵泉、行间。


  16.咳嗽 干咳无痰或吐脓样痰者用针法,吐泡沫痰、白色痰者针灸并用,取穴如下:


  (1)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咳嗽:风池、大椎、大杼、风门、肺俞、合谷。


  (2)慢性病的咳嗽:肺俞、膏肓、天突、中府、合谷、太渊、尺泽、太溪。干咳加涌泉,痰多加丰隆。


  17.咯血 针大椎、肩中俞、巨骨、膻中、乳根、大陵、涌泉。


  18.呼吸困难 除呼吸道梗阻外,可如下取穴:


  (1)吸气性呼吸困难(气短):取大椎、肺俞、气海、列缺、太渊、通里、大陵、足三里、然谷,针灸并施。


  (2)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满):针膻中、中府、尺泽、间使、行间、太冲。


  呼吸困难出现发绀症者,刺水沟、少商。


  19.喘息 取风府、风池、大椎、大杼、风门、肺俞、肾俞、膏肓、天突、膻中、中府、气户、乳根、中脘、气海、尺泽、合谷、内关、足三里、丰隆等。实证可多用针法,虚证多用灸法,灸以肺俞、肾俞、乳根、气海、足三里等穴为主。


  20.膈肌痉挛(呃逆) 针膈俞、鸠尾、巨阙、期门、章门、合谷、太渊、太溪、太冲,灸乳根。


  21.心区痛 针风池、厥阴俞、心俞、太渊、经渠、少冲、间使、京骨、昆仑、然谷。


  22.心悸 针灸风池、神道、巨阙、大陵、神门、通里、少府、足三里、然谷、涌泉。


  23.心律失常 针风池、心俞、内关、神门、通里、足三里。


  24.心力衰竭 针内关、太渊、通里、足三里,灸膻中。严重者,加刺水沟、中冲。


  25.高血压症 取印堂、百会、风池、大杼、肩井、鸠尾、石门、期门、章门、肩外俞、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悬钟、足三里、三阴交、行间等。对于高血压病的各种症状,则可对症取穴。坚持梅花针法,效果也较良好。


  26.低血压症 针水沟、内关,灸百会、上星、气海。


  27.贫血 针灸对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效果较好,主要取保健穴及调理胃肠,可针大椎、身柱、命门、大杼、膈俞、胃俞、膏肓、中脘、神阙、气海、关元、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在下腰穴(骶骨中央)每十天施灸一次也有效。


  28.局部充血 刺邻近穴位及所属经脉的井穴出血。


  29.局部瘀血 针邻近穴位,局部施以温热灸法。


  30.咽下困难 针膈俞、天突、璇玑、膻中、巨阙、内关、合谷、商丘、大钟。


  31.上腹部疼痛 针胃俞、巨阙、中脘、期门、内关、公孙、足三里、太冲。如不发热,局部可施以温热灸法。


  32.恶心、呕吐 针中脘、内关为主,加配以下各穴:


  (1)急性传染病引起的:刺金津、玉液出血,大吐不止者,加刺曲泽、委中出血。


  (2)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配风池、合谷、太冲,刺少商、商阳、厉兑出血。


  (3)内耳疾病引起的:配风池、翳风、合谷、申脉。


  (4)胃肠疾病引起的:配胆俞、期门、幽门、足三里,灸膻中、乳根。


  (5)妇科疾病引起的:配肾俞、期门、三阴交、照海。如是妊娠剧吐,则不取肾俞、三阴交,而用足三里。


  (6)神经性呕吐:针风池、膈俞、肝俞、胆俞、中脘、期门、内关、大陵、间使、合谷、足三里、内庭、三阴交、太冲等,灸膏肓、膻中、章门、乳根等。


  33.吞酸 针风池、大杼、肝俞、期门、下巨虚、太冲。


  34.胃胀、嗳气 针灸巨阙、中脘、期门、合谷、足三里、内庭。


  35.食欲不振 针灸中脘、脾俞、足三里、然谷。


  36.吐血 针中脘、气海、气冲、合谷、鱼际、足三里,灸乳根、膻中、大陵。


  37.中腹部疼痛 针天枢、下脘、气海、章门、足三里、下巨虚、三阴交、行间。不发热者,可灸神阙。


  38.消化不良 针灸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白、大都,灸神阙。


  39.腹胀(肠胀气) 针灸中脘、气海、足三里、内庭、三阴交、公孙等。用隔葱灸法灸神阙很有效。


  40.腹泻


  (1)急性腹泻:取穴水分、天枢、气海、大肠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隐白,热证宜针,寒证多灸。


  (2)慢性腹泻:取穴命门、肾俞、大肠俞、天枢、神阙、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复溜,尤宜多灸。


  41.便秘 针灸大肠俞、天枢、气海、大横、支沟、照海、丰隆、阴陵泉等。


  42.便血 血色鲜红者用针法;血色晦暗者针灸并用,或着重灸法。


  (1)肠出血:脾俞、命门、志室、天枢、气海、内庭、太冲、隐白。


  (2)直肠、肛门出血:命门、长强、委中、承山、昆仑、复溜。


  43.大便失禁 针灸大肠俞、八髎、长强、气海、关元、承山、昆仑、足通谷。


  44.季肋部疼痛 针期门、章门、外关、支沟、蠡沟、太冲、阳辅、足临泣。


  45.肝脾肿大 针灸脾俞、巨阙、章门、足三里、行间、三阴交。烧灼灸中脘、脾俞有效。


  46.*疸 针灸大椎、肺俞、至阳、胆俞、脾俞、中脘、石门、足三里、阴陵泉、涌泉,中脘尤应多灸。


  47.腹水 针灸三焦俞、肾俞、水分、气海、支沟、阴陵泉、三阴交、阴谷、复溜,尤应多灸水分、神阙、气海。


  48.下腹部疼痛


  (1)肠疾患引起的:针大肠俞、天枢、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等。


  (2)膀胱疾患引起的:针小肠俞、膀胱俞、中极、外关、支沟、阴陵泉、三阴交、中封等。


  (3)子宫及附属器疾患引起的:针肾俞、关元、中极、水道、归来、带脉、曲泉、太冲、三阴交、照海等。


  (4)疝痛:针关元、归来、曲泉、蠡沟、中封、太冲、大敦等。


  以上各种下腹痛,凡属寒证皆可在腹部穴施灸。


  49.无尿 针三焦俞、肾俞、京门、阴陵泉、三阴交,灸天枢、气海。


  50.尿潴留(尿闭) 针兑端、水道、中极、曲骨、少府、阴陵泉、三阴交、复溜、大钟、行间等,灸气海。


  51.尿血 针下脘、关元、气冲、大陵、阴陵泉。


  52.尿频 灸命门、肾俞、气海、中极,针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


  53.尿失禁 针承浆、曲骨、膀胱俞、阴陵泉、太冲,灸曲骨、大敦。


  54.阴茎异常勃起 针曲骨、少府、三阴交、照海、蠡沟。


  55.阴茎痛 针中极、三阴交、太溪、曲泉、行间、大敦。


  56.白带过多 分泌物色红或*稠者用针法,色白而稀薄者针灸并施。取穴命门、带脉、气海、关元、阴廉、三阴交。


  57.月经失调


  (1)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针气海、关元、太冲、行间、三阴交、阴谷、然谷,刺隐白、大敦出血。用小艾炷灸隐白3~5壮。


  (2)月经过少:针灸脾俞、肾俞、气海、中极、带脉、足三里、三阴交。


  (3)闭经:脾俞、肾俞、大肠俞、气海、关元、中极、龙门、合谷、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足临泣。(龙门穴:经外奇穴之一。位于女性外阴部,阴唇前联合部是穴。)


  58.产后恶露不止 针灸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隐白。


  59.小儿吐乳 灸膻中、巨阙。


  60.小儿夜啼 针间使,灸百会。


  61.小儿惊厥 针印堂、水沟、大椎、神道、合谷、少商、腕骨、昆仑、行间、隐白、涌泉。


  62.眼痛 针风池、上星、睛明、合谷、三间、大陵、通里、内庭、昆仑、申脉、至阴、足窍阴。


  63.眼痒 针睛明、太阳、风池、合谷、光明、侠溪、肝俞。


  64.眼充血 急性炎症眼充血针睛明、上星、太阳(出血)、合谷、足临泣、足窍阴(出血)。慢性眼病充血针睛明、合谷、大陵、肝俞、行间。


  65.羞明 针攒竹、睛明、太阳、合谷、二间、光明、太溪。


  66.溢泪 针睛明、攒竹、风池、合谷、腕骨、京骨。


  67.耳痛 针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颊车、合谷、足三里。


  68.耳鸣 针听会、翳风、肾俞、命门、阳溪、腕骨、中冲、太溪、足三里。


  69.重听 针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为主,再按不同情况配以下各穴:


  (1)高热及急性炎症引起的:配液门、偏历、侠溪,或刺少商、足窍阴出血。


  (2)慢性耳疾患引起的:配肾俞、合谷、中渚、外关。


  70.鼻塞 针风池、上星、迎香、禾髎、合谷、厉兑、至阴。


  71.流涕 针风府、风池、上星、水沟、迎香、合谷。如不发热,则可灸上星。


  72.嗅觉障碍 针风府、风池、大椎、上星、迎香、合谷、太渊、足三里。


  73.鼻衄 针风府、风池、上星、印堂、大椎、肩井、合谷、委中、内庭、厉兑。


  74.咽喉痛 针风府、哑门、天柱、合谷、大陵、内关、内庭。


  75.喉梗阻 针合谷、涌泉,刺少商、商阳、关冲出血,重者加刺金津、玉液。


  76.嘶哑、失音 针哑门、廉泉、合谷、灵道、间使、支沟、涌泉。


  77.舌肿 针风府、廉泉、合谷、少商、劳宫,刺金津、玉液出血。


  78.舌肌运动障碍 针哑门、廉泉、合谷、通里、中冲、然谷、三阴交。


  79.流涎症 针地仓、颊车、中脘、幽门、大陵、下巨虚、然谷。


  80.唇肿 上唇肿针迎香、水沟、合谷;下唇肿针承浆、足三里、内庭。


  81.牙痛 上牙痛针下关、太阳、合谷、内庭、太溪,疼痛部位偏前的针禾髎;下牙痛针颊车、大迎、合谷,疼痛部位偏前的针承浆。


  不愈者,可加风池、行间。


  82.咀嚼肌无力 针灸头维、曲鬓、下关、颊车、合谷。


  83.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 针下关、颊车、合谷、外关,久留针。


  84.项背强直 针督脉穴如水沟、印堂、百会、风府、大椎、命门、长强等,四肢大关节各穴如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委中等,皆久留针。


  85.手指拘挛 针曲池、手三里、合谷、阳池、腕骨。


  86.腓肠肌痉挛 针委中、承山、昆仑。因受冷的刺激而发作的,可灸承山。


  87.皮肤感觉过敏 初治循经取上下的远道穴,以后逐渐移到邻近穴、局部穴,或者先取健侧穴。


  88.皮肤感觉迟钝或缺乏 取局部穴及所属经脉上部的远道穴,患部可以加用温热灸。


  89.瘫痪 如果患部感觉健在,可取局部穴及所属经脉上下的远道穴;如果患部感觉缺乏,则先取所属经脉上部的远道穴,或者先针健侧,再针患侧。患部可以加用温热灸。


  90.项痛 针灸风池、天柱、大椎、后溪、绝骨、昆仑、申脉。


  91.肩胛痛 针灸肩井、肩中俞、肩外俞、秉风、天宗、支沟、后溪、腕骨。


  92.上肢痛 关节痛取邻近穴;神经痛除循经取穴外,掌面疼痛可配云门、极泉,桡侧疼痛可配肩井,背面疼痛可配肩贞、天宗。


  93.腋窝痛 针灸极泉、肩贞、少海、内关、阳辅、丘墟。


  94.背痛 除局部穴外,可配后溪、经渠、委中、昆仑、申脉。


  95.腰骶痛 除局部穴外,可配水沟、肩井、委中、昆仑、申脉。


  96.下肢痛 关节痛取邻近穴,神经痛除循经取穴外,可配腰骶部穴。


  97.手足厥冷 针灸曲池、合谷、风市、内庭、足三里,灸大椎、膏肓、气海。


  98.颜面浮肿 针水沟、支沟、液门、解溪、公孙。


  99.下肢浮肿 针三焦俞、肾俞、足三里、下巨虚、阴陵泉、三阴交、复溜,灸水分、气海。


  .皮肤瘙痒 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鸠尾、曲池、合谷、支沟、风市、悬钟、委中、三阴交、血海、蠡沟等,酌情选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