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颈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课1118影像群集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院长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90.html

每次大家在阅读文章前,请花两分钟看看视频吧

一份公益,一份感动

男性,精神状态改变。

可见一中心位于胼胝体压部的占位性病变,密度不均,中心为低密度,周围环状水肿。推压双侧脑室。右侧侧脑室室管膜极有可能受累。占位蔓延进入双侧半卵圆中心,右侧明显。MR上病灶成周边强化,中央无强化低信号表明有坏死性改变。

诊断

胶质瘤(Ⅳ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IV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恶性星形细胞瘤,特点是合并有坏死和新生血管形成。肿瘤位于皮质下,成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几个脑叶,并侵犯深部结构,还可经胼胝体波及对侧大脑半球,形成胼胝体「蝴蝶状脑胶质瘤」。还可侵犯前联合和后联合。累积脑膜少见,通常为单发,多发罕见。

幕上白质最为常见,发生部位以额叶最多见,其他依次为颞叶/顶叶,少数可见于枕叶/丘脑和基底节等。胶质母细胞瘤可原发于脑实质内,亦可呈继发性。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多数由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进一步恶变而来,少部分可由混合性胶质瘤、少枝胶质瘤或室管膜瘤演变而成。

胶质母细胞瘤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属WHOⅣ级。发病高峰为45~70岁,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预后差。存活时间为9~12个月。

影像学上表现为厚壁、不规则、周边强化的肿瘤组织包绕中央坏死区。可见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肿瘤浸润。出血少见。肿瘤范围远大于MR上异常信号范围。

男性,29岁,双腿疼痛、乏力,伴尿失禁。

最后诊断:

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室管膜瘤,通常累及脊髓圆锥、终丝及马尾,占终丝肿瘤的90%,占出血性脊椎硬膜内肿瘤的70%。

该瘤体通常跨过2-4个椎体长度,在MRIT2像,其信号高于脊髓。

在MRIT1像,由于黏蛋白堆积,瘤体与脊髓等信号强度,或信号强度较脊髓高。病变与椎体交界处(小箭头)可见瘤体生长缓慢。

与神经鞘瘤难以鉴别,但神经鞘瘤出血少见。

女67岁,高血压,左侧髋部疼痛2月余,加重1月。

右侧髂骨、左侧坐骨异常信号灶

T2压脂呈不均匀高信号

T1WI呈相对低信号

左侧坐骨周围软组织T2信号增高

最后诊断:

骨盆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

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

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

?骨髓中浆细胞>15%,或者组织活检有浆细胞的证据

?血清中有大量异常M蛋白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h,

?无其他原因的溶骨损害或广泛的骨质疏松。

诊断IgM型时一定要具备上述三项;仅有①、③两项者属不分泌型;仅有①、②两项者须除外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及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女,35岁,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诊断:

支气管闭锁

Bronchialatresia

典型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黏液栓+周围肺气肿

女,57岁,查体发现胃占位。子宫内膜癌术后。

最后诊断:

(胃)胃肠道间质瘤

核分裂像<5个/50HPF,肿瘤进展危险度评估:低危

其他表现:不均匀脂肪肝

男,63岁,间歇性、无痛性终末肉眼血尿。

最后诊断:

膀胱不典型内翻性乳头状瘤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

是一种少见的、以上皮内翻性生长为特征的非浸润性尿路上皮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泌尿系统肿瘤的2.2%,约占膀胱肿瘤的6.0%。

可发生于尿路任何部位,但以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多见,目前确诊主要是依靠胱镜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查。

膀胱镜下IPB多表现为小的孤立性肿瘤,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或乳头状,基底部可有蒂或无蒂,附着处膀胱内壁黏膜光整,无增粗、迂曲的营养血管。

病理学上IPB特点为细胞向下以内生性方式生长,分化良好,无异型性,表面被覆正常尿路上皮细胞,层次较薄;无向下浸润肌层现象。

临床表现与肿瘤的位置、大小有关,主要表现为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或伴排尿困难及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无特异性;部分患者亦可无症状,由体检时偶然发现。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见于50-60岁,平均54岁,男女发病比例为5-7∶1,80%发生于膀胱颈及三角部。

具有一定的CT特点/p>

①数目:绝大多数为单发,仅少数多发,2~3个;

②发生部位: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为其好发部位;

③大小及其形态:病灶局限于膀胱腔内,非浸润性生长,多呈乳头状、菜花状或海藻状实性肿块,肿瘤长轴为其向膀胱内突入方向,大小一般在3cm以内;大部分病灶有瘤蒂,或粗短,或细小。带蒂是膀胱内翻性乳头肿瘤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④密度:CT平扫大部分病灶呈等密度,少部分病灶呈稍低密度;无囊变坏死及钙化灶,边缘清楚。

⑤强化方式:增强扫描肿块呈中-高度较均匀持续性强化,动脉期中度强化,静脉期、平衡期持续强化,逐渐升高,但幅度较小。

⑥病灶周围情况:邻近膀胱壁及周围结构无受累及转移征象,盆腔内无肿大的淋巴结。

⑦延迟期扫描病灶表现为膀胱内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瘤蒂显示清晰。

⑧合理运用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病灶的发现及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生长部位及毗邻关系。

总之,中老年男性患者行CT检查发现膀胱内长径小于3cm、单发乳头状或菜花状带蒂实性肿瘤,边界清楚,无膀胱壁及周围结构受累,增强扫描呈中高度持续强化时,需考虑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可能。

以上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之用

更多内容请添加小编

添加小编请大家自报家门(备注)

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