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科收治了一例特殊的患儿,十一岁的涛涛(化名)因腹痛到我院就诊,询问病史发现吞食了"磁力珠”,具体颗数不详。立刻完善相关检查,腹部平片显示:右下腹部肠管串珠样金属异物,异物已通过胃部进入小肠。
咸华主任带领医疗组与麻醉科、消化科等多科会诊,拟订了治疗方案,在积极完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先试行结肠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若不能在内镜下取出异物或者在取出异物过程中有并发症,则急诊手术。幸运的是,在多科努力下,医疗组成功取出患儿体内的磁力珠。
为什么孩子会吞食异物?有哪些危害?如何处理?如何进行预防?家长关心的问题,小编来为您解答!
发生原因
1.蒙特梭利认为,0-2岁左右这个阶段,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会用嘴巴来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的练习牙齿和使用舌头。所以这个年龄段左右的孩子,他们什么东西都会往嘴里塞,因为嘴巴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工具。
2.吃手指会对自己有安慰的作用,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人在紧张或焦虑的时候,往往也会不由自主的把手指塞到嘴巴里。
3.异食癖,异食癖指儿童嗜吃非食物性东西的习癖。典型的表现为咬食玩具上的油漆、灰泥、带子、头发、衣服等。多见于1岁半至6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较大一点的儿童还会吞食黏土、污物、动物粪便、石头、棉花和纸张等。如果是异食癖患儿,应及时就医。
常见异物
儿童可吞入的异物种类繁多,除前面案例提到的磁力珠,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别针、缝针、发夹、钱币、纽扣、耳钉、螺丝钉、药,小玩具、义齿、红枣核等。一般来说,凡能通过食管、贲门的异物大都也可以通过整个胃肠道,但据统计约有5%的异物会在胃肠道的某个部分被嵌住,特别是幽门、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等处。凡异物是长形、尖头或锐利者,肠道的某处有炎症或狭窄等变异者异物即易在该处被嵌住。
临床表现
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多样,无特殊性。一般可表现为中上腹痉挛性疼痛、饱胀感和幽门梗阻症状,偶尔可扪及块状物。多数患儿可提供详尽的异物吞入病史,但也有一些患儿不知自己吞食了异物,而是在当天、数天或数年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症状。食管异物可引起吞咽疼痛、吞咽困难或完全性食管梗阻,有的伴反胃及流涎。婴幼儿可表现为拒绝进食或慢性吸入性肺炎。胃的异物可无症状,也可出现出血、幽门梗阻、早饱感及穿孔所致的严重疼痛。
危害
01
食管内异物
较大而粗硬,尖锐的异物多嵌顿于食管的狭窄处,以食管入口下方第一狭窄处最多见(另外两个狭窄处分别在食管中部和食管穿过横隔处)。异物卡在食管内,较大异物不仅压迫气管堵塞食管引起呛咳、吞咽困难,甚至可造成窒息死亡。尖锐的异物还可能刺破食管导致局部发炎化脓、出血、气胸、纵隔脓肿及食管气管瘘等症,直接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02
胃肠道异物
1.绝大多数患儿误吞的异物,只要通过了食管狭窄段进入胃肠,基本都可以随粪便排出体外。异物通过胃肠道有3个重要的关口,即贲门处(食管与胃交界处),幽门(胃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回盲瓣(回肠与结肠交界处)。如异物大,不能通过这三个关口,异物就会滞留,必要时需要借助辅助方式取出,如胃镜、结肠镜、手术等。
2.异物滞留在胃肠的某处,一般的原则是只要没症状(疼痛、肠穿孔、腹膜炎等),可严密观察3-5日,实在自行排出困难者才采取手术取出。应注意的是异物入胃后,不要给泻药,不要随意改变饮食,以免增加肠蠕动而加重异物的嵌顿和肠道损伤。尤其对锐利异物更不可挤压腹部。异物包裹在粪便里慢慢下行过程中,切不要盲目手术探查取异物,否则探查提拉胃肠,异物一旦移动,不仅难以找到,还会对患儿造损伤。
3.特殊情况下,一旦误吞大的异物(多为锐利的金属异物),立刻引起小儿呼吸极度困难,食管或胃肠有明显梗阻症状。对于已造成胃或肠道破损及继发感染,很快就威胁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手术取出。所以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的危重情况,参照异物所在的部位,异物大小等等,为患儿采取比如手术等急救措施。
4.如果儿童吞食了两个及以上的强力磁铁,磁铁会在消化道中与另一个磁铁吸附,并对肠壁产生压力,可能引起胃肠穿孔或梗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很多情况下,这些磁性部件需要通过手术移除,这对儿童的消化道将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治疗
1.尖锐突出异物
如鱼刺、鸡骨头、刀片、钉子等,在内镜可触及的情况下必须行异物取出术。若异物停留于环咽肌水平以上,应考虑行直接喉镜取出;环咽肌水平以下者,应考虑行急诊胃镜检查并取出异物。
2.细长异物
如牙签、硬质金属线等,可引起较高的穿孔率,应尽早行内镜检查。
3.钝性异物
如小弹珠、纽扣电池等,可先保守治疗。直径2.5cm的圆形异物2~3周仍未通过幽门部时,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异物通过胃部,在肠道某一部位滞留超过1周者,应考虑外科手术。
预防
首先,家长照护婴幼儿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其接触零碎的小物件。吃水果、果冻、坚果等类的食物时,注意避免囫囵吞咽,同时避免边吃边玩耍、嬉笑,一旦发现吞食异物,即刻就诊。
其次,吞食异物的患儿就诊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医生会把握好保守治疗与手术的指针,家长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医生的判断,方有利于患儿的尽快康复。
最后,家长需做好婴幼儿安全教育,可以给孩子挑选一些安全方面的书籍和画册,让孩子明白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方能拥有一段充实而有趣的童年时光。
文章来源:大外科护理之家官微
来源
“大外科护理之家”官微
编辑
邵勇林
责任编辑
施琳玲邵勇林
投稿邮箱
.